细数我的人生,我好像没有特别偏执的一面。
可能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执着的时候,但如果说真的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里,塔拉的父亲那样过分的偏执,我想我肯定是没有的。他用自己的偏执对抗着整个世界,而最终害了自己,害了全家人。
我到没有想到我如何有那样的偏执,或是我身边人如何有那样的偏执一面,我想到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男主人公,他好像也是个偏执的人。抛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放弃自己大好的事业,突然去追求看不到摸不着的艺术,而且从不回头。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这个男主人公,因为他没有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而塔拉的父亲,也因为自己的偏执的一面,没有尽到照顾好这个家的责任。
在《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中,有一种会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叫做反社会型。我其实一直都觉得这不是一个典型的父母类型。但是我看了塔拉的父亲我才知道,真的是有这样的父母存在。他们的反社会扎根于他们的内心,他们的思维很难改变。所以他们给孩子带来的是另一个世界。而且,他们不会感到愧疚。就像是,因为塔拉父亲的偏执,导致了车祸的发生,导致了卢克的烧伤,导致了塔拉腿部的受伤,他父亲都没有感到愧疚。而仍然整日想着如何与政府抗争,如何面临世界末日。
太过偏执,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一生,还影响了孩子们的一生。
我觉得我还算是比较随和的,我不会因为某一件事情一定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想法,执着于自己的行动,不撞南墙不回头。我还是挺容易改变的,或者说挺容易放弃,挺容易妥协的。关键在于能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其实我觉得,可能没有人去跟塔拉的父亲抗衡。没有一个有威严的人,或者说是让他信任的人来告诉他,他与世界与政府抗衡的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有,他是否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可以不会让自己如此偏执?
其实有的时候,就是思维方式的一种改变。自己面对的世界和别人面对的世界不一样。自己的认知框架和别人的认知框架不一样。就会导致偏执。
我觉得不要全面否认偏执,坚持信仰坚持理想没有错,只要能认识到我所执着的是对我对家人有利,还是让生活陷入了困境,能及时的认识自我,及时的调整思维模式,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