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讲父爱的书,但是由一个女人写出,且籍此获06年普利策奖。由此可见玛里琳.鲁宾逊的胸怀、勇气以及非一般的理解力。
一个年老的牧师基列,老来得子,稚童尚未成年,而他却已来日无多,于是他给儿子写了一封长长的家书,历数自家的谱系和故事,语重心长,以期幼子他年长大后,能启书获益。这个老牧师的父辈祖辈,都是牧师,是个牧师世家。祖父年轻的时候,正值美国南北战争,祖父是个刚强的人,他认为不消灭农奴制,上帝的荣耀上帝的爱就无法在人间显现。因此他以随军牧师身份亲上前线,在战争中失去一只眼睛。在家乡他身穿血衣,腰别手枪,站在布道台上慷慨陈词,号召信徒为消灭奴隶制度而战。而他的儿子(父亲),是一个温和的人,亲历过欧战,战争的血腥残酷和不人道,让他对战争深恶痛绝,认为任何形式和目的的战争,都是违背基督教教义的。于是同是身为牧师的父子之间无法调和,各自在温良恭谦的牧师道袍下,怀有顶针对峙和不宽谅的绝决心肠。正因为彼此正直不阿的品格,以及各自对信仰上的忠诚,竟终至难以共栖一檐。于是祖父离家出走,回溯当年战斗的地方,最后客死他乡。而父亲则带着他的儿子(孙子)一路寻访祖父的埋骨之地,在大荒原上饥寒交迫徒步几个月,为的只是找到坟地,好清理坟茔上的荒草荆棘,为亡灵做一次祷告。祖、父两代牧师,恰像旧约里的先知和新约里的使徒。
男人的爱带着倔劲,藏抑在心里,很深沉,拙于表达,但不是没有。父亲带着儿子千里跋涉去寻找祖父的坟茔,这个故事让人几至落泪。20世纪初的美国西部大草原的荒凉,现代人无法想像,舟车无凭,只能徒步穿行。长途冒死寻骨,既是去祈求亡灵的宽恕,也是去坦陈生者一直没有机会表露的深挚眷爱,主动和解。遗憾的是,这种亲爱在彼此生前被克制和固封,刻意隐藏。但父子间的爱,也因这样的背离而极具张力,像弓和弦。上下两代人之间,永远有这样难以穿透的隔阂。爱包涵诸味,痛苦、畏惧、恨意、伤害,隔漠,争吵经常掩盖彼此的深情,抑或所有的不愉快竟正是深爱的一种曲折表达。谁会对不相干的人求全责备呢?身为牧师,原本是最宽容的人。
有时年岁可以拆去心灵之间的隔墙。一个人上了年纪,可能会变的宽容。可能是躯体的日渐虚弱让人寻找扶持和关怀;也可能是历尽沧桑而变得善解人意;也可能时日无多愿意与一切和解。也可能突然发现一贯的自尊和骄傲无比荒谬。而且天伦之乐和血缘之爱潜来心间,消融了所有的羞感和矜持。也可能,很自然的,一直强自压抑的爱瞬间焕发出来了。许多威严的人,临老了会变的温善,带着微微的羞涩和歉意,笑颜对人,突然展露的亲热,倒让身边的人措手不及,受宠若惊。成人之间,通常是这样。但是若是对着孩子,所有的防范、戒备、自持都可以放下,孩子真是天使,我们对之毋庸包藏自身。
于是这个牧师,给他的幼子写家书。他足够的老了,遍晓人事,不再偏狭和固执,有包容和忍耐一切的生活智慧。幼童还足够小,不会因有了自己的生活判断而评价他人。正像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里解释爱:(父)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子)凡事相信,凡事盼望。于是《基列家书》就是这样:智慧长者对纯真幼童娓娓倾诉。和盘托呈家史谱系、生活经验、人生智慧,最重要的,是无保留地表达身为父亲的挚爱。
《基列家书》写的坦荡,宽厚。在平静中藏着壮阔的情怀;严肃之下涌流柔情爱意。《基督教箴言报》称赞《基列家书》是对生活宁静而又深沉的赞美。确如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