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地方政府增信,第一步必须止血,第二步是造血,第三步才是输血
第一,止血。止血,就是要立即停止和减少不能马上带来现金流的新投资。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招就变得极其有害。固定资产投资带来大广场、大绿化、特别是地铁、巨型场馆、桥隧、学校、医院……这些越多,维持其运转流失的现金流规模就是越大,固定资产投资会通过折旧、付息等创口持续地给地方政府财政放血。
根据李嘉图等定价定理,成功的融资背面就是令人痛苦的偿还要求。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依赖的是高强度土地融资,土地财政模式支持了高速度增强阶段的城市化。一旦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折旧、付息、运营都会导致地方政府持续失血。地方政府要想平稳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就必须迅速停掉那些过剩、大而无当、不能带来直接现金流的公共投资。
第二,造血。造血,就是尽一切可能扩大、扶持现金流性收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企业税收。拥有信用的地方政府,只有设法将土地市场的信用传递给能带来现金流的本地企业,政府和企业才能一起成长。
在私人资本物理进入的领域,国有资本必须带头进入。这不是因为国有资本更有效率,而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土地,资本市场的性质决定了地方政府的市场参与者角色。国有资本不是与民争利,而是开拓疆土,打下市场后,再由民营经济跟进。
中央政府给地方政府的政策,不宜一刀切。对于人口增长减慢的城市,要迅速停止一切不能带来现金流的政绩型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人口增强强劲的城市则要放开人口、土地限制等约束,加大能带来增量现金流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于苏州等超级明星城市还可以考虑行政范围扩大、行政等级升级等手段,鼓励其全速增长。
第三,输血。输血,就是增大地方政府在现金流分配中的比例。今天地方政府之所以出现财务危机,根源之一在于1994年央地分税中财权比例与事权比例严重脱节。随着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工资、社保上的现金流缺口将迅速扩大。
最有税收的本质,就是寻找中央、地方、企业、家庭四个层级在总现金流剩余中的最优分配比例。加强向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甚至调整央地分税的比例,都要立即提上议事日程。哪怕只是宣布研究这一问题,都是在给地方政府增信。那些在困难时刻反而压迫地方政府还债、去扛杆的激进政策,都是非常危险的。
总之,所有城市都必须将创造现金流而不是GDP增长作为核心的经济指标。输血不是目的,造血才是目的。
地方政府为房地产市场构筑的第一道防火墙,就应当是迅速建立全覆盖的保障体系,全面接管资本市场现在还在承担的“住”的职能。只有这样才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才能激发个人消费,才能控制家庭债务的增加。如果这一课不补上,内部压力就足以压垮房地产市场。
第二道防火墙就是大幅度减少商品住宅供地。卖地的本质就是地方政府“公开募股”。一旦固定资产投资减少,政府的融资需求必然随之减少。此时,卖地就要更多地同现金流挂钩,而非追求一次性高地价。土地要更多地用地租、税收、就业等现金流来标价。
危机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正是高速增长阶段特别成功,才使得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变得特别困难。但只要森林在,就没有必要为死去的树木哭泣。就算今天的企业大面积死去,明天也会有新的企业顽强萌发。互相竞争的城市政府,孕育了中国经济一片又一片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