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爆文笔记23《古典说:先读书,后写卡是解决问题的打开范式!》

一、原文链接

古典:你不是读书少,是记不住和用不上

二、思维导图

三、读后感

读书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获得知识增量,还是学会解决问题?古典老师引用香农的话:消除生活的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要把二者合二为一:能用获得的信息解决遇到的问题时,它才能称为知识!

那最有效的读书方式是什么?是圈划批注,做好笔记?还是复制链接,剪藏重点?都不对!

古典老师的答案是:关联自己,让新知落地。

换句话说:用费曼输出的方式,用自己的话对自己讲一遍。这也是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是自己思考勾连自己的过程。

可怎么把这些想法变成习惯,贯穿于读书的整个过程?古典老师回答:只要写卡一个流程,就能全覆盖。

写卡本身有四个部分:
原文摘录——引用原文
我的转述——自己理解
个人体验——我的经历
行动指引——指导行动

这四个部分互为关联,重点在于把自己理解和个人经历紧密联系起来,写出自己的深刻感受,让知识在大脑里生长起来。

这个模板最重要的部分是个人体验——在阅读时,最重要的不是关注“作者想表达什么”,而是“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把我看到最有感触的地方记录下来,再和我个人经验相关联,确保写透一个主题,一件事。这样写下来的每一张卡片都是知识树上的一片片叶子,都是一个个知识晶体。

这才是我阅读最珍贵的部分,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 我才会有“提取”,才能够运用。

写到这里,我想起古典老师说过的话:“真正能帮到我的是那些朴实无华的简单又稳定的基本习惯。”“慢就是快,好的方法都是笨方法!”

用正确的方式练好阅读基本功,培养写作好习惯,进而用一张卡片打通读写之间的关联,把所写下来的每一张卡片都变成大脑网络的一个个节点,在我遇到问题时可以顺利提取,助我一臂之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