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我们的认知是由头脑决定的,由外界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然后借助于理性分析、判断、归纳整理,最后得出一个认知。
但这两天学习了伯凡老师《伯凡·认知方法论》中的“具身认知”这节课才知道,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近二三十年来认知心理学上很重要的发现:多达90%的认知是无意识的。
难道不是我的头脑我做主,我的认知我做主吗?还真不是。
如果把认知假设为一个公司的话,那么有90%的股东是我们不认识的。对,他们甚至只是股东都不是董事,但他们有投票权,在实质上决定了你的认知结果。
看到这里我吓了一跳,是谁潜伏在我们这里悄悄行使权利,结果却由我们来负担?难怪有鬼使神差一词,它表示有时候人会做出一个莫名其妙的决定,连自己都觉得奇怪。
这就要引入一个概念——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我们以为认知只能是跟头脑有关,实际上认知跟我们的身体状况以及身体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是密切相关的。
认知=身体体验+心理状态+环境因素。
也就是说这三个因素同时决定和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其中哪个要素发生变化,认知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文中例举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做数学题:同样的一个人或几个人做一道费脑子的数学题,得分和答题的速度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而这个结果跟一个小到微不足道的因素有关——房间是使用头顶灯还是台灯。在台灯下,人们答题的效率、正确的程度要明显高于顶灯照明的效果和速度。
是不是很意外,没想到?看来当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在于“顶灯照明”。
还有一个认知受到以上三种因素影响的例子,就是张家界的玻璃桥。
我们的大脑清晰的知道桥是安全的,但身体非常不配合,它就是害怕、发抖,严重抗议到不敢走。甚至影响到了正常认知。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认知受制于我们的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感受以及众多环境因素,我们是通过不可预测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联想来认知世界的。
那么既然知道认知是怎么来的,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利用影响它的因素来改变我们的认知呢?对,的确可以。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变我们的处境和环境。
整洁的环境和乱糟糟的环境,对人的感受是和认知是不一样的,带着不一样的认知又会作用于环境,两者互为作用,因为物理环境和我们的心理环境是一个互相映射的关系。
大家也许都听过“乞丐和玫瑰花”的故事吧?
一个卖花的女孩,把最后一只花赠给了街边的一个乞丐,这个乞丐从来没有想过,居然会有美女给自己送一朵玫瑰花。他做了一个决定,当天不行乞了,回家把花插进一个瓶子里。静静地欣赏中,他突然间觉得,这么漂亮的花怎么能随意插在这么脏的瓶子上,所以他决定把瓶子洗干净,然后就收拾桌子,收拾杂乱的房间,在镜子中看到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自己,又把自己从头到下整理了一番。当看到年轻帅气的自己,他决定不再当乞丐,第二天就去找工作,几年后他成了一个非常有成就的企业老板。
写到这里突然写不下去了,这就赶紧去打扫房间,改变认知去。
注:时间匆匆,这篇作业复制内容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