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明就站在这座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知,或者仅形成一个模糊的认识。这就是“苏东坡效应”。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25个人,这些人都是相互熟识的人,比较了解彼此。实验者请他们每个人分别根据9个标准即文雅、幽默、聪明、爱交际、讲卫生、美丽、自大、势利和粗鲁,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排名次。比如,根据文雅标准,谁最文雅排第一,其次为第二……以粗鲁为标准,谁最粗鲁排第一,其次排第二……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其他24个人进行评价,这样,每个人的每个方面都有一个自我评价,还有24个他人作出的评价。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这25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大优点和掩饰缺点的倾向。
例如,有一个人自以为自己的文雅程度应该名列前茅,可是把其他24个人在这方面给他评定的名次平均一下,他的“文雅”程度仅列第二十几名。还有一个人,对自己“讲卫生”的品质的名次比他人给他的平均名次提前了5名,对“聪明”和“美丽”的程度的评价都提前了6名,而对自己“势利”“自大”和“粗鲁”程度的评定却比别人评得低,他定的名次比别人给他定的后退了6名。
实验表明,人们对优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常常比别人的估计高,对不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则比别人估计的低,也就是说人们更容易抬高自己,无法客观地看清真实的自己。
“苏东坡效应”有其产生的必然性。
美国的一名控制论专家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他认为普通的集合是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全体,这种属性所表达的概念应该是清晰和界限分明的,因此每个对象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也是明确的。但是人们的思维中却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比如年轻、很大、暖和和傍晚等,这些概念所描述的对象属性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而对象对集合的隶属关系也不是明确的和非此即彼的。客观世界的模糊性自然导致人的思维往往不能全面地、精确地反映客观,这就使人脑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大于客观模糊性,使人们难以真实地认知自己。
此外,人还是名目繁多角色的扮演者,比如爸爸、老师、兄弟、上级、下属、顾客和患者等,诸多角色集于一身,自然又增添了人们认识自我的难度。
“苏东坡效应”无疑给我们敲起了警钟。这当然不是要我们被“苏东坡效应”牵着鼻子走,向“自我”甘拜下风,只好让对“自我”的认识模糊下去,当然不能这样。在“苏东坡效应”敲响的警钟声中,我们应该听到的是这样一种召唤:保持警觉,切勿盲目,力求对“自我”认识得全面些,清晰些……
想要认识自己,就要与自己良好的对话。这种对话是在内心深处的拷问和反省,是正与邪的相互抗争,也是自己思想斗争的根本形式。通过对话分辨是非,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要想认识自我,既要深入“此山中”探幽微,又要跳出“此山外”览全景,也就是说要从内在的思想和外在的表现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得出对自己最全面、最真实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