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秋色最深处
岁岁霜降如期至
今天中午11时51分
我们迎来了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
暮秋已至,新冬欲来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
此时节天气逐渐变冷
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候
就要了
晨起时,窗上凝了一层薄薄的雾气,指尖划过,凉意便从玻璃渗进心赤脚踏在地板上,有了一丝凉意。天气到底是转凉了。
这种天气里,最想念的是一杯热气腾腾的米糊。取出自家种的红薯,这些红薯模样朴素,表皮还带着泥土的气息,是春天埋下的希望,在秋日结出的答卷。它们不像市售的那般完美无瑕,大小不一,形状随意,却格外真实可爱。
将红薯洗净削皮,露出橙黄的内心,像把凝固的阳光捧在手里。小米和糯米早已备好,金黄与乳白交织,在碗里沙沙作响。
红薯切块时,散发出淡淡的甜香,让我想起它在地底下悄悄积蓄糖分的那些日夜。与米粒一同倒入豆浆机,加水至刻度线。按下启动键,机器开始低声吟唱,像在诉说一个关于温暖的故事。
等待的时间里,窗外依旧秋风萧瑟,厨房却已成了另一个世界。蒸汽从机器缝隙袅袅升起,红薯的甘甜与谷物的醇厚在空气中交织、弥漫,渐渐充盈整个空间。这香气越来越浓,越来越暖,像无形的怀抱,将深秋的凉意温柔推开。
“嘀”声响起,米糊好了。倒进厚实的陶杯,双手捧住,暖意立刻从掌心传遍全身。橙黄的糊粥浓稠适中,红薯块已化作绵密的口感,小米和糯米完全交融,每一口都带着土地的温度与阳光的味道。
轻轻吹散热气,小心啜饮。米糊滑入胃里,暖流缓缓扩散至四肢百骸,连指尖都暖和起来。窗外的寒意在此时竟也变得可爱——正是这清冷,才让手中的温暖如此珍贵。
原来幸福可以这样简单:在渐凉的季节里,用自己亲手种出的果实,花一点耐心,为自己做一杯热气腾腾的米糊。这杯朴素的食物里,有春播夏长的记忆,有秋收冬藏的智慧,更有此刻与自己相处的安宁。
窗外,天光渐亮。我捧着这杯自制的温暖,知道已经准备好了——准备好迎接又一个清冷而美好的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