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以莉
以求无的心态融入求有的世界
我来自贵州贵阳,是2020年三月底进的学思践悟群,跟着刘老师学习有半年多的时间,非常幸运能够遇到刘老师!遇到各位同道!共同学习心学。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才真正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感谢遇见!
我在2018底年开始接触传统文化,参加朋友举行的国学经典诵读读书会,读《论语》《中庸》《大学》《易经》,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读这些经典对自己的心性提高不大,却是因为读过这些经典,有这个基础,读起《传习录》来,也没有那么不顺和晦涩,并且看到传习录引用的经典的语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于我来说算是捡到宝了。4月份在群里看到慧心师姐及同道们在群里读《传习录》,也加入了诵读群的大家庭。结合读《传习录》听老师音频,看老师写的书,现在总算对《传习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读《传习录》各章节有一种愉悦的心情,哪天没读都要赶紧补上,成为一种习惯。从开始加入诵读群诵读《传习录》开始,加入志愿者行列,每天发链接到群里,供大家诵读。刚开始的时候坚持的还好,时间长一点,老是忘记,后来我把这个当做修习心性来锻炼自己,到现在基本上不会忘记,就连这次去徒步在山上,信号特别弱,都要想办法找到信号强一点的地方,发了链接,心才觉安稳!
图片
今年九月份参加南京游学,见到同道们非常开心,非常亲切,见到尊敬的刘老师,感觉就是那种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好高兴。和同道们聊天很舒服,像见到好久不见的老熟人,畅谈甚欢,激动得晚上都没睡好觉。这次游学体会:你想要追求什么样的东西,就会有在同一方向的这条路上的美好遇见和感动。
图片
游学结束后去马鞍山的火车上,从赶火车的慌张和奔跑到准时坐在座位上,感受心体紧张扩散到趋于平和,车厢里人来人往,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火车顺道而行,一切遵循天地之道,按自然之序运行有条不紊,循道而往。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相互融合贯通,感觉顺应自然的合道之美。
图片
什么是道,阳明先生说“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出自《易经》系辞“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昼夜之道指阴阳刚柔之道。神是至道的意思,宇宙生命的主宰,《易经》观卦“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神道者微妙无方,理不可知,目不可见,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谓之神道,而四时之节气见矣。不见天之所为,不知天从何而来,惟见四时流行,不有差忒。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人们在说天的时候,其实并不真的知道天究竟是什么?我们抬头往上看,那个蓝湛湛的,晚上有星星,白天有太阳的,就是天吗?显然这只是天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日夜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一棵树生长的时候,我们能看到枝、干、叶、花、果等,但其中真正推动它生生不息的东西,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阴阳二气摸不着,看不到,二者相互作用,对立又统一。天理落在心之本体上,就是阴阳二气在心体中按自然之性运转流行,没有贪嗔好恶攀附的时候,外发出来的就是仁义礼智信时时刻刻顺应自然之序就是良知充盈的状态。抓住根本从天理的落脚点入手,在心之本体上用功,顺着天理自然流动的方向和轨迹观察,才能看到天理的全貌,“亘古亘今,无始无终,更有甚同异”讲道的唯一性和恒定性。修大道的时候只能是向内求,不能向外求,将求内明,求内在的纤尘不染,物来能照,心就是道,道就是天,了解了心,也就了解了道,也就了解了天。
图片
心体明则道体明,道体明则有快乐之感,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的圣人之乐为何那么简易,只是因为看到心体道的模样,孔子说的富贵如浮云,就是看到道的快乐大于富贵所带来的快乐!而且这种快乐是无止境的,当达到一定的境界,到达此时的临界点时,感觉到了尽头时,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当前行道路上再有进一步时,感受又会有不同。
图片
关于心学做学问的功夫就是致良知,良知是天理落在心之本体上,是道,是顺应自然。致是送达,到达,带着充满诚意送达和到达。随时在其事事物物上致其良知是格物,也就是事上磨,著实致其良知是诚意,著实致其良知无一毫意必固我是正心。抓手处在格物上用功,在事事物物上循理是格物,事上磨的功夫是致良知,根本的学问是内求。相当于在源头上治水。良知是体,致是用,致良知是良知的发用流行,根本是把那个原点良知发用出去,把良知致出去。良知不学而知,不虑而能,在入世践行中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合道而行,关于修心性的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只能靠实修功夫,才能体会其真切道理,就是一个向内求的事情,无非是一个反求诸己的行为,只有理解反求诸己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洞悉明白事物的真相,拥有解决问题的智慧。"致良知"是在"实落用功便是",存养良知,对的就去做,错的就克治,活在当下,正是"致良知"三个字玄妙之所在。工作和生活只是人生的载体,而不是人生本身。有的时候生活中当遇到不顺的事,烦心的事和人时,情绪扰动心体,就会心烦意乱,持续低沉不舒服,这时观照心体气机流行,慢慢平和下来后,导正气机,按本有的自然之序运行。会感觉神清气爽,从新回来的感觉。事上磨不是事后对事的经验总结,不是对事情后悔,而是发生事情时,对心体的关照,看气机怎样运行,然后对气机进行导正,这才算是事上磨,时间长了就会成一种习惯。但是导正气机这一环节不好把握,因为发生事时,气机早被情绪干扰和控制了如何导正?我现在的大原则就是向内求,反求诸己,省察克治,关照心体是否被贪嗔好恶私欲等攀附?如果是,那么赶紧的克除私欲,心体趋于平和后导正气机,格物成功。一次次的格物积累,才能使良知充盈,良知充盈始终保持天理在线,遇到事时,良知会指引你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合道而行!心安于此,此心安处就是以天地之道同行合拍,无愧于心。
图片
最后用一句话送给自己,也分享给各位同道,天道求无,人道求有,以求无的心态融入求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