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被一则新闻消息刷屏了,自看到的那刻起,心里就揪着疼。
“高以翔录制节目的时候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直以来自认为不是“追星”一族,但如果非得挑出一两个喜欢的明星谈论,跃然脑上的便是刘诗诗、高以翔。
喜欢刘诗诗是因为她的优雅,淡然的气质深深吸引着我,再者她每次接的戏人物形象都特别鲜明且深入人心——时而活泼开朗可爱逼人,转眼间亦可在历经沧桑后瞬间成长冷静清醒且成熟。她本人的生活态度也是我心之所往的“精神嘉园”,由此,非得挑一个女明星而言,就非她不可。
而认识高以翔是由于一部戏《遇见王沥川》,他担任男主,从而我第一次认识到了这个身高有着195的翩翩公子。他饰演的王沥川可以说神还原了小说中的男主,给他一评语“沥川为以翔而生,以翔为沥川而活”一点都不为过。他本人儒雅绅士的形象与小说中王沥川的人物形象简直如出一辙。
这又回到原题,为何我喜欢高以翔?相信大家都经常听过女生说的一句话,“你们男生不要整天好奇揣测女生为何那么喜欢看韩剧,因为韩剧里有我们想要的爱情。”
很简单,喜欢高以翔是因为王沥川对谢小秋的爱是我望尘莫及的存在。他对小秋那份执着柔情的爱,刻画在细节的一举一动之中。而高以翔饰演角色的时候,你根本分不清他到底是高以翔还是王沥川,试问一个连眼神都会说话带戏的人,哪个观众不入戏?这也是这部戏大火的又一原因。倾心的编著,良心的制作,演员极度的投入状态,使得这部哪怕是被搁置四年,但一上映还是抵挡不住的一炮而红。成为了近三年收视率居高不下的存在。
首播时间,正好是在我大二功课最紧、工作起初最难最累的那一阶段。虽如此,可那时的我争分夺秒的不是复习,工作,是边看王沥川边哭,纸巾不知道费了多少。时至今日自己都不敢确保能否走出那个,“生于瑞士,学在美国,爱上了一个中国姑娘,所以死在中国”的王沥川阴影。王沥川是我在那最艰难度过的一年多“情感经历”里关于爱情的精神支柱。我内心渴望他能够回来,像王沥川一样执着爱着他的谢小秋般对待我。可与此同时,内心更隐藏不了所知的关于事实的真相。比起若无其事的无知,我始终过不了心里关于对他的原谅那道坎,是我一步步在他往回走的同时把他归还回了大千世界的茫茫人海中之中。
因此到真正忘掉他的那一刻之前,内心始终欠他一个原谅。而时至今日如果非要问我是否还能做到原谅他,我似乎已经寻找不出答案。说恨?已经谈不上。不恨,我却用最好的青春与爱毫无保留的付出给了他。我承认当时的我与女主谢小秋一样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是我给了他足够而富有我那段青春里所有的爱。在爱情面前,我始终和谢小秋一样,比他富有。凭这一点,我已问心无愧。
后来有许多人问过我后悔吗?现在仔细想了想,结合之前偶然所看到的一句热评一样的想法:其实没什么好后悔的,很多事就算时间能重来一次,以当时的心智和阅历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避免不了相同的结果。
所以我不恨,我很懒,不想去心心挂念记恨一个于自己无济于事般存在的人。而且时间过去了那么久,着实没有太多必要了。各自安好,前程似锦比皓月清凉里的曙光更让人轻松欣喜。
关于此前的结果,这就是我最好的回应,无爱无恨亦无妨。恨一个人很累,想一个人很傻,一个人却又孤单,但比起前两者,孤单会使人清净。在这份清静里你才可以慢慢放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清醒的认识自我。
张爱玲说,“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碰上了也只是轻轻道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这份遇见的现实与纳兰容若感叹的结局一样荒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只是大多数人沉浸在此却忘了细品诗词的下两句,“等闲却变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而比起这一对淡然遇见,哀婉结局的比较,贾宝玉在初见林黛玉时的那份遇见不免更有些凄楚。“哦?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寥寥几字夹藏着前世今生所有的恩怨离别情恨,最后“泪尽人亡”的林黛玉终完成了前世神瑛侍者给予绛珠仙草的灌溉之恩。这一世的使命完成了,就是这份爱结局的诠释。
在我国众人情感认知的大体世界里,国人女性对爱太执着迷茫而失去理智,动不动“一哭二闹三上吊”。一旦遇爱的女生,在其他人眼里全是一个女性堕落形象的演变史。归根结底,自以为为爱而生,而忘了来世间走一遭的真正意义。
忘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的至爱,也忘却了身边真正关心爱护自己的朋友亲人的爱之所存。一昧地死拼在那份随之可即刻逝去的“玻璃爱情”里无法自拔,想想着实心凉可笑。在孰轻孰重错误的衡量里失去了理智丢失了自我。这是一种最可怕的状态。
你以为只有中国女性才有吗?
大千世界从古至今恒古不变的人物形象细数怕是数不胜数了。这不管是在俄国托尔斯泰里关于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亦或是在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笔下的布恩迪亚家族女性形象,一生都为爱情而活的存在,比如阿玛兰妲,蕾贝卡,梅梅和小阿玛兰妲。还有单纯的雷梅黛丝和美人儿雷梅黛丝。布恩迪亚家族中的女性往往是更加融入社会的。她们也更加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在意所爱的一生。她们几个毫不起眼的角色,却综合归结了这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里的女性形象。
再看另一个形象,英国夏洛蒂·勃朗特里的简爱。她是一个敢于为爱出走,又为爱而回,拿的起放的下的洒脱女子,因此在爱情里,她赢了。勃朗特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爱与自由、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总结而言,不论是张爱玲亦或是曹雪芹、纳兰性德,三位的地位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他们都没有说错,同样的,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哲学家的托尔斯泰与那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马尔克斯与英国的勃朗特更没人敢批判他们的地位及所言的存在。
这些人在刻画女性形象的时候,不管结局如何都教会了我们每个人去学会爱与被爱。在作品蕴含的艺术构思、写作手法,社会背景蕴含的理想生活,书中哲理反映时代现实的世界里,传递的知识是无涯的边缘,只是芸芸众生的我们经常忘却了“难能可贵”的是什么。
一旦失去,却仿佛失去了所有。从而把自己的人生推向了堕落史册的编写,确实可泣可悲。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太多心思与情绪与你感同身受,并且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感同身受之说。所以比起无止境的沉浸过去,最好的状态是沉淀。
沉淀自己的心思,然后把眼前的每一件事情慢慢做好,不必去想明天的未来,活好当下已不易。只有过好了现在,才有资格设想未来。
只记得当时的我是清醒的看着自己沉沦的,这比起稀里糊涂的沉沦更可怕。因为你清醒的知道事情的对错与合适,然后也能清醒的认知内心的疼痛。
我经常跟学生说“自爱”,现在回头一想想,庆幸自己在疼痛中清醒的存在着。那些许多得不到答案的问题,时间都会慢慢浮现正解。这是时间的魅力,也是自我的考验。自己爱自己才算对得起人生。
谢小秋活生生地呈现了一个我内心特别渴望的一个角色,可能在爱情里自己和她太过相似,淋漓尽致里透视着自己夜幕下的身影。因此我也渴望那个如清风般归来的绅士迷人温暖大叔王沥川。
可如今高以翔带着王沥川走了,三年过去了,我走不出“王沥川”的阴影,如今高以翔也走了,估计在我今生有记忆前我很难走出这份阴影。但是我不畏惧,正如所有的开始与结局一样,放在尘世里只不过一小粒罢了。比起凄凉的等待,“我仍然相信爱情,只是不相信我会遇到”,我更觉得应该去努力丰盈自己。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等你足够对得起自己,足够努力和优秀,那些曾经辜负过你的人和事,往后的岁月才会眷顾于你。自己放弃自己的人,没一个世界能拯救你。
带着王沥川留下的高以翔赋予的形象期盼,继续保持心里那份纯真勿忘初心,勿忘吾心。待到山花烂漫时,你亦可在丛中笑。
其实死亡呢只是偶然事件,但是我遇见你是必然的。小秋一次次奋不顾身卑微到骨子里自傲的守护挽留着那份对王沥川的爱,“stay up”。可终究挽回不了逝去的高以翔。
最炙热的爱,往往会遇到最冰冷的结局,古往今来“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亦是如此。只能用最粗浅的汉语,替你回忆了一个最悲伤的结局。
“如果醒来的时候不能握紧彼此的双手,愿你们会在梦里天天相见。”
不用走出高以翔的阴影,故人归去,世界法则,活着的人始终要生活,你好我亦不差才是正确的未来。
致敬最好的王沥川高以翔,一路走好,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