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整体梳理
课文开篇写了小孩喜欢火的天性,大人们生活中需要用火,看似与《灯笼》毫不相关,实为伏笔,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接着,围绕灯笼,作者联想早年与灯笼相关的具体回忆,乡村里温情热闹的生活,灯笼与村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给人以温暖;装点乡村的节日,带给我满满的快乐的记忆。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下文3——11段顺着灯笼的情缘一一道来。
挑着灯笼接祖父,星光下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村犬遥向灯笼吠,认得主人摇尾巴,庭院灯未熄。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在母亲的吩咐中接过母亲为自己特备的小纱灯上下灯学。灯笼,圈照着母子情深。
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挂,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是四面虚惊时,灯笼忽现,那是无声的温暖与慰藉。灯笼,映照着乡情的淳朴友善。
太平丰年,元宵佳节,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眠,梦随着蜡火都开了花。灯笼,珍藏着快乐的童年。
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辉煌的景象随着家道没落,朱门褪色,灯亦熄。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色。
最喜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并非羡慕荣华富贵,根本就是爱那种文化雅致。灯笼,彰显着文化雅致。
以上3——9段,是关于灯笼的乡村回忆,都是细碎之事,但它们又像颗颗珍珠,闪着灵光,文章至第10段,作者转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由写灯笼生发的联想。
想象宫灯的样子和宫灯下的景象,遥想汉献帝以灯为伴,蜡泪数不尽。灯笼,书写着历史的沧桑。
想象古代将领塞外点兵,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抒发愿做灯下马前卒的宏愿。灯笼,激发了英雄壮志。
10——11段,仍然是写灯笼,但却是另一番景象。作者不再沉浸于回忆,而是超脱出来,借古喻今,充满豪情,抒发自己现实中的感慨:愿上阵杀敌,报效祖国。
结尾又说火,灯笼不足以言志,火把、探海灯和燎原烈火方能寄情,誓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表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文章带着高昂的情调结束,主旨得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