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世家
摘取的两篇是《郑庄公黄泉见母》《解阳不辱使命》
想写一下庄公黄泉见慕的故事:
郑庄公的母亲武姜生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寤生,产寤生时难产,武姜就不喜欢他;一个是叔段,生叔段时容易就喜欢些。先不说这样对不对,只是因为这就让武姜讨厌寤生到了一定的程度,到丈夫临终前还提建议想废掉寤生立二儿子为王。她的丈夫武公并没有答应,还是立大儿子为庄公。之后她逼迫大儿子把最大的封地给二儿子,并里应外合协助二儿子攻打大儿子取代王位,但他们输得很惨。
这个故事没有昏庸的君主,但是有三观不正的母亲。古代的孝道总是要求子女遵守父母的意愿,但如果父母要求本身就是错的,明知不对还坚持要遵守,就是愚忠愚孝,为了怕世人诽谤,甘愿愚孝的人也不在少。但是郑庄公并没有。他打败叛军后告诉母亲,不至黄泉,毋相见也。过了一年多就因思念母亲后悔了。后来挖地到有泉水的地方,见到了母亲。
奇怪的是历史对郑庄公的评价并不好,说他在授封地的时候没有及时制止母亲和弟弟的错误,但是却没有说他母亲因为生产困难就讨厌一个孩子给他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也没说后来他母亲带领小儿子打大儿子是多奇葩的一件事。首先作为长辈,母亲就没有起到维持家庭团结的好作用,反倒在分裂家庭。当然也可能我看的是节选,也许还有更多事情没有包含进来。
历史要求有德行的人不仅要遏制别人的恶行,更要修养自己;对恶人倒是没有什么要求。就是说恶人总要作恶,但你要维持正义。这算不算某种奇怪的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