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性格之外——大众标题,小众剧情
标题就成为未上映以前,锁定大波票房的利器。而剧情就跟每一部剧一样,有相同经历的,总是少数。有的甚至是那,在隔壁被不断撒狗粮的单身狗,就好像住在出租屋隔壁那只。
有的人会觉得这是——青春
有的人觉得这是——《狗日的青春》
更有看戏不嫌事儿大的,只想配上某网游广告——绿了!绿了!
虽是性格之外,但通过看戏人心理状态,却是一场极其有意思的话题。——看完本剧你或你的他,是什么反应?
第一类、“确实狗血”——上了年纪或是职场中混迹成如鱼得水之人,对这类或者说对感情戏都是嗤之以鼻,看看就好——喷;
第二类、腻歪之人,甚至正腻歪着和人一起去影院看,并且前任已经被钉死在“渣”的板子上。但结果却是——自己腻歪都来不及,看这类还要带入自己后十几年的戏。压根儿不会有任何感觉,甚至觉得无语。——喷;
第三类、这是上一类的另一种类型——叫做“作”。这里我建议开启脑洞模式。——开始脑补着自己的另一半,有没有这样的故事。更加好玩的操作是:两小情侣在电影院里,然后偷瞄着对方的表情动作。对方要是哭了,而且对方是男的... ...那今晚话不讲清楚,就可以没完了!!!
最后一种、也是上一种的延续——叫做“装”,其实有事,装做没事,在嘴上虽能淡淡的一笔带过。如果前面平静,严重点有强忍迹象,片后表现的反应浮夸,批得很热烈... ...呵呵呵呵,你自己能有理智判断是说给剧情看的,还是给你看的。
第一类理性侧的性格和确实上年纪,并自认为“看破红尘”的人会须会有这反应。也就是——要么老了、要么情商并不是特别高的范畴;
第二、三类,“涉案人员”皆为情感丰富的性格,且用外露和内收来判断主要性格即可。这两种反应,其实都能有很长篇幅的信息量;
第四类,就得特殊情况特殊分析,原理就看对方是真批、还是装批。越是剧中强忍,剧后的平淡和浮夸,可能代表完全不同的性格。
有种“好奇害死猫”的看戏,就叫做——你看戏,我看你。
刘姐姐在最后,那段群众们对自己错过人举白板,对有故事,并且,注意并且还单着的人,可以说是个情怀。对那些已经有新欢在一起的人... ...再跪一次搓衣板。
此段用性格色彩+微反应的方式,稍作调侃,来些剧情以外。选什么人看什么电影,很重要!
此时我无比的觉得,看观众的反应比看剧要来的有意思的多。
贰、物以类聚
片子被不断和《前任3》做对比,抛开剧情的画风风格。两部剧都是一群相同性格的人,从志趣相同,也就是所谓的“感觉”开始。到后来的距离、琐事,开始隔阂。
方小晓的看似为钱的性子,使得林见清将自己的行为成败都和能不能有钱,这个标准上进行衡量。
两个原本之谈感觉、只谈一起干什么,只谈见面的人,当情感方面夹杂着别的因素。一下子使得林见清认为,方小晓会希望有钱才能稳定。而方小晓在一开始像是有为钱还是情摇摆,可在林见清在看守所过年和在门外等他时,其实这一层的内容早已脱下方小晓原本以金钱做的保护。
感觉这两个字,其实“杀人”不眨眼。在面对情感丰富,并且是在同频的人。一旦有外界的环境因素,自然而然的故事是不受太多外界控制。一个人骨子里是什么样的人,其实他口里所谓的标准,在真正有符合他性格、他骨子里核心需求时。你就会发现就算与他口里的标准不一致,也会有故事。
这种故事其实在现实中很常见,当年那些说过高标准、高要求的人。最终找了个对象,都可以用“好菜都被猪拱了”来形容。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性格的关系就是,你用什么样的模式进行相处,这个模式对关系是增进还是减弱。并且有个更深也是最浅的基本层面是——如果是看“行为”。现在ta的需求,并不代表是ta一生的需求。这就好比,曾经说感觉,现在说奶粉和便当。不同人之间同频没有对错,而不同频的需求,那“灾难”终将来临。如果“同频”的内容大于其他因素,成为最遥不可摧的支撑。
片中如果方小晓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林见清不那么一切都拿“我觉得你”造句,或许就不会因错过而来的剧情。或者一方足够读懂对方... ...
叁、情感与物质
每种人都有自己最根本的追求,不忘初心。对自己,在他人有误解时,做最真实的表达;对他人,当你觉得对方需要,那么跟他明确这是不是ta所要的。
有的人需要情感的陪伴
有的人需要物质保障的发展
在同频的环境下,都是美好。而最遗憾的就是明明是同频,却被 自己为是 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