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不足200页的小册子,我却读了一个多月,速度有多慢,可见一斑。
也可以说,我是很细心地一字一句地读,好好感受这位扎根家庭的文学家。
这本书收集了尤今女士58篇短文,约10.9万字,分成五辑。
第一辑种瓜得瓜讲爱,第二辑变通哲学讲处世,第三辑百宝锅讲美食以及品美食品世界,第四辑羊的启示讲游历,第五辑旧欢如梦主要是讲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
每一篇文章都不长,都是作者从身边的人、事、物入手,深出浅入,向我们剖析出这件事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贯穿整本书的,是作者的“三有”。
一是有爱。
书中饱含着浓浓的爱,大到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小到对身边的一支笔一株花一粒饭,都沁满作者的深情。
二是有心。
身边不起眼的一件小事,旅途中碰到的小人物,餐桌上的一份美食,都能引起作者的思考,作者都能从中挖掘出背后的深刻意义,引发读者的遐想。
三是有内涵。
一本书,一篇文章,如果读完之后赞一句不错不错,然后束之高阁置之脑后,就不能算是成功的作品。要写出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还在于作者本身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修养。
这本书读起来字字珠玑,读者愿意深读细读,跟着作者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感受生命中平凡一刻的不平凡际遇。这些,都得益于作者本身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高屋建瓴的思想境界,纵横四海的游历收获。
我也喜欢写作,时断时续,在简书上已累积了11万字。但总觉得自己在原地踏步,没有进步,没有突破。看来还是自己的基本功不够扎实,自己的眼界不够开阔,自己的境界不够高远。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长期孜孜矻矻的修炼,才能够提升。
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一颗饱含爱的心,和见微知著的灵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