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第二节课,我在自己班里上了一节识字公开课。这堂课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这个单元也是个识字单元。
这不是我第一次上公开课,也不是第一次在校领导面前讲课,但是却是目前为止我最不满意的一堂课,甚至比平时上课还觉得费劲。
毕老师布置下来任务以后,我比较迷茫。我对识字课的认识很浅,平常上课练读较多,识字方法也只是简单的渗透给孩子。并没有很深入,也不知道如何叫深入。所以我在想平常上课过程中的识字环节究竟哪些可以用到,我还需要加入哪些内容。最初跟毕老师交流以后,我初步定下的目标是展示更多的识字方法,用有趣的饭店就餐环节串起来整堂课。我利用教参的要求,几乎展示出所有的识字方法。如看图识字、形声字识字、菜名识字、查字典识字、分类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组词识字、字串识字等等。做完课件写了一份详案,周二第一节去毕老师的班级里进行了一次磨课。我感觉讲的非常好,孩子们配合的也很有气氛很热烈。介绍了很多识字方法,应该达到了识字教学的要求。
结果讲完以后毕老师说不对,我心想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听毕老师讲完我明白了,识字方法太多,但是都太浅,没有深入,讲课要讲出新意,这个新意就是别人讲不出来的东西你要讲出来,而不是简单的讲一些表面的东西,要挖出其中深层次的东西。我突然想起来上次《葡萄沟》公开课磨课的时候毕老师也说问题太简单,大家可以集体回答出来的问题就不算问题。问出问题是需要学生思考的,思考后可以完成的才叫好问题。也就是学生够一够可以碰到的问题。我有点明白,但是也不太明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设置问题。但是由此看来,这也许是我一个教学的很大问题,也许我每堂课都有些太简单,难的问题不会引导学生慢慢说出来,平时上课要么直接告诉孩子,要么就不讲了。
因此二次备课的时候,我听取了毕老师的建议,将我之前的思路全打破,主要围绕做菜方法,将相似的做菜方法放在一起比较,这样一讲确实讲出来不少东西。我也感觉学到了很多。但是我以为我懂了就等于我可以讲出来。结果课堂上我讲的时候,孩子们大部分都很安静,感觉理解不了一样,烧和烤的区别是什么,好像没有真的让学生理解,只是简单的把概念放在上面。课前虽然设计了学习单,让学生查找了这个做菜方法在字典中的意思,但是课堂上让学生分享红烧茄子的烧的意思时,给出的指令是:昨天谁查了这个字的意思?来分享一下。孩子们起立说的都不是烧菜的烧的意思。我当时慌乱了,忘了思考他们为什么说不到我心里,只是觉得我的问题是不是设计的太难了。其实和我的提问方式有很大关系,我对自己的课太没有信心,因此没有信心百倍的去引导,反而不信任学生,选择自己去讲。
事实是,不信任学生其实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因为我备课做的不到位。我自己对这些字的区别都一知半解。
另外,我的评价语确实很匮乏。这种匮乏来源于我平时课堂上的使用太少。因为思考评价语需要我花功夫费脑筋,平时上课我就疏忽与这方面的练习,以为只要到了公开课注意就好了。但是习惯成自然,如果出现突发状况,平时没有过多的练习,是不可能熟练的使用的。
教育学著名的理论说教师的三个成长阶段,我觉得我现在明显还在第二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如何上好一堂课的内容,孩子们的状态,备课的时间,压力,今天的状态,学生的状态等等。眼里没有学生,看不到学生鲜活的生命。
未来的教学中,精心备好每一堂课非常重要。一堂课每一个问题都很重要,一环扣一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其实今天的课再讲一次,我认为肯定比这次好,因为我知道要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明白去引导,不能想当然。问题可以设计的有难度,但是引导的合适就可以让孩子们跳一跳够得着。关键在于老师的水平和处理。这是需要我未来好好修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