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河统一招牌颜色,这操作有点让人发慌

近日,河北三河市“统一绿化城市招牌”的新闻,把不少网友看懵了。

原本五颜六色的商户招牌,一夜之间全变成了绿色——不论你是饭店、便利店,还是理发店、药店,统统绿油油一片。

更离谱的是,就连医院的红十字标志,也被换成了绿色。

最让人震惊的是,有网友发现三河市公安局(西院)楼上的警徽,标准的红蓝金“三色警徽”变成了单调的土豪金。这波“颜色统一行动”,居然动的范围这么大。

面对舆论质疑,官方回应来了:警徽改色是为了“适配墙体颜色”,而且在20253月国家新标准实施后,已经重新更换成了正规配色。问题是,墙体颜色比国家标准还重要?你这适配的是审美,还是固定标准?



三河市某医院红十字招牌换成绿色,现已拆除

01三河为什么要改招牌颜色?

一个合理的疑问摆在眼前:三河市为何要一刀切地“绿化”整个城市?

目前没有看到官方出台的具体政策文本,但种种迹象表明,这场招牌“绿色风暴”,很可能出自某种“美化市容”的治理冲动。

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话:“城市治理的初心,是让市民更方便,而不是让城市看起来更‘整齐划一’。”

而现在的三河,看起来更像是走偏了方向。就像有人吐槽的:“红十字变绿十字,是不是以后连急救车都得喷成绿色才符合‘生态友好’?”

02“好审美”≠好政策

我们当然支持绿色发展,谁不想生活在一个生态宜居、整洁美观的城市?

但问题是,绿色发展从来不等于“全涂绿”。环保要靠制度和行动,不是靠涂料和刷漆。一刀切地将商家招牌统一颜色,不仅扼杀了个体表达和商业特色,也涉嫌行政越权。

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角色本就不同。对老百姓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但对政府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没有明确法律依据,你凭什么让商户全部更换招牌、标识?

这一波操作,既缺乏常识,也有违法理。更可怕的是,它似乎透露出三河市相关负责人某种“懒政”思维: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就去改颜色凑政绩。


上图:三河市公安局(西院)此前的警徽 下图:415,三河市公安局(西院)围墙外和办公楼上挂的警徽已恢复正常,共有正红、深蓝、金黄三种颜色。


03三河不是没有潜力,但这不是正道

查了一下数据,三河市地处北京与天津之间,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人口接近百万,理论上发展空间巨大。然而,2023GDP不过673亿元,人均水平甚至在河北省内也并不亮眼。

这说明问题不在位置,而在思维。

如果说“绿化招牌”是想让城市看起来更有档次,那为什么不把心思用在改善营商环境、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和企业?

04形式主义刷不出绿水青山

改色事件暴露的问题,是形式主义的“顽疾”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将公共标识“绿化”成这样,既不是美化城市,也谈不上提升形象,更可能招致舆论哗然。

城市治理,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真正的“绿色发展”,不是改招牌,而是改观念、改作风、改治理思路。

希望三河市这波“绿”风过后,不是草草收场,而能认真反思:城市真正的颜值,不在颜色统一,而在人心归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