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教授曾说:“生命是无法重来的历程,而教育是涵养生命的唯一可能。”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教师应该交给学生什么?我们倾注全部的爱,付出所有的情,但是孩子们最后究竟会收获到什么,这个值得我们深思。细想来,那些书本上的知识是文化的象征,是涵养的体现,教会学生这些固然重要,可是一个学生该如何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呢?我想,评价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的高与低与习惯、技能和生活方式当是息息相关的。新教育实验认为,人的一生有许多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习惯。 实验自诞生之初,就高度重视习惯养成问题。“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是新教育重要的理念之一。毫无疑问,“一生有用的东西”就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为深远的习惯。新教育以“推进每月一事”来落实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将可以培养的习惯变成具体的“每月一事”,这里的“教给”显然不是说教,因为既然是习惯,必然是一种实践与体验。然而在中学生中推行每月一事实属不易,多年积累的坏习惯如同顽疾,我们大力倡导,积极教育,而学生却反反复复,飘忽不定。在反复试行后我们发现,对待青春期的孩子们,说教的效果显然不如渗透,我们“不分场合”的强调习惯,时时刻刻的强调习惯,以身作则的强调习惯。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好的习惯如此,坏习惯更是这样。每月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好的习惯如此,坏习惯更是这样。每月一事,每月一主题,我们不说教,不唱高调,实实在在的落实进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生活、学习、考试习惯,小到说话、走路习惯,用实际行动将好习惯渗透进学生的生活中,让其在他们的生命里蔓延、生长、壮大。
渗透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汝阳县城关镇东街小学 李爱红 第12次随笔 推进每月一事,是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也是新教育实验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