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现在这个时代在每一个家长眼中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成才,过得比自己好。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点,家长觉得孩子学习不好就是手机电脑惹的祸,甚至有些家长觉得游戏这个东西就是不应该存在的,游戏的存在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
作为00后的我其实小的时候跟很多孩子的都一样,喜欢打游戏,甚至打游戏着迷到了可以忘记吃饭,忘记睡觉,每天都坐在电脑旁边打游戏,或者就是拿起手机翻快手,抖音各种直播网站。
这种情况家长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一般情况下就是劝说,如果劝说不管用后,那就是拳脚相加,男女混合打,但是最后的结果可能并不是家长想要的,反而会让有些孩子性子更加顽劣。
甚至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打游戏玩手机电脑竟然给孩子的手机没收,每天都是让孩子处于一种状态。
什么状态?每天昏昏沉沉只知道学习的一个状态,甚至有些孩子在这个状态下已经不喜欢去多与人交流,不与人沟通,很多家长开始没有发掘,最后发掘过来后发现孩子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已经不像以前的孩子了。
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啊!孩子认真学习了也听话了,但是最后的结果是给孩子心理上带来很大的压力。
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孩子玩手机就一定是不学习吗?的确如此,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也是没有办法,所有办法都用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算是没收手机他也能想办法给你惹事,就是不学习。
那你这个时候就是不应该放弃了,你应该去寻找孩子的兴趣,换种思维方式来教育他,而不是体罚教育。
以这种体罚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一定是好的嘛?也许有些孩子他真的会改,但是对于一些孩子你这种教育方法也许会毁了他的一生。
教育孩子不能宠坏了,也不能打坏了,就算你家孩子真的学习不好,但是也请你要去谩骂,不要退学,因为这种被打骂出来的孩子往往都很自卑,甚至有些孩子会觉得自己无能,废物最后换上了抑郁症。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继续说手机,手机真的就没有好处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娱乐,大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手机了,那么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在手机上网络上学习到知识呢?
甚至现在很多游戏公司都推出来游戏实名制,限制时间这样的一个系统是为什么?就是为了可以限制孩子的游戏时间,不让孩子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说到这里,其实很多大人也是一样的,不说孩子,甚至很多大人都会迷失在网络世界之中,你可以说孩子就可以完全不在网络世界迷失自我吗?
所以只有我作为家长的认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不被网络沉迷,才可以去引导孩子不被网络沉迷。
其实戒网瘾的办法很简单,多运动,多沟通,每天出去跟孩子跑跑步啊,打打篮球,谈谈心,不仅让孩子戒掉了网瘾还可以了解孩子的生活,这样是不是比强制好多了?
第二我想说的就是对于孩子的早恋问题,其实早恋问题,中国家长很注重早恋问题,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早熟,夸张一点说他们可能比你们懂的都要多。
现在大街上也可以看到很多十六七的孩子在大街上搂搂抱抱,亲亲我我,很多家长看到的第一心理反应应该就是“现在这孩子才多大啊!不好好上学净瞎搞。”
我相信这是每个家长看到后心中都会有这种感觉,孩子为什么早恋,很多家长可能不知道原因,甚至有些家长会觉得早恋就是学坏的表现,其实不然。
十六七岁的孩子处于一个青春期的阶段,青春期男女生之间产生一些情愫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当然也有很多孩子十六七岁便做一些出格的事情,甚至十六七花儿一样的年纪就当了父母,这真的是孩子的问题吗?
有一个明星叫黄磊,大家都应该认识他,他就不反对自己的女儿早恋,对于他而言早恋这个词很混蛋,其实我想问问很多家长难道你们年轻的时候就没有对那个男生或者那个女生有过好感吗?
对于早恋很多家长为了防止孩子早恋会严加看管,甚至每天都要偷看孩子手机,监视孩子,这种行为不仅仅侵犯的是孩子的个人隐私,还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
即使你真的从手机中翻出了你女儿或者你儿子跟一个异性的暧昧的聊天记录你能怎么样?
难道你要说“不准跟他联系了,不然我就打断你的腿。”或者就是找对方家长,从此不让两个人相见了,这种办法能够取到什么作用吗?
不仅仅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可能还会让你的儿女记恨你,可能因为这一件事他会跟你打的不可开交,这就是父母想看到的结果吗?这就是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面对早恋其实家长不需要去刻意分开两个人,但是也不可以让两个人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在这里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性教育,并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树立好的观念科学的正确的指导。
第三就是家长的传统教育理念,在中国家长的传统教育理念有五点,第一,大的必须让小的,第二,小的一哭,都是打的错,第三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最好的,第四,学习不好都是手机造成的,第五,长辈说的话才有道理,孩子永远是孩子。
大的必须让小的,在我的生活中我一直是家中最小的,在我们家就是绝对公平,但是在我姥姥那里我必须要让着我表弟,当然我表弟也多,三四个,一有什么好东西了就得先给他们,一有好事了我得让着我弟弟,我的哥哥姐姐们也得让着我,其实我从小到大也是对这件事挺服从的,但是越长越大也开始有点质疑了。
为什么永远都是大的让小的呢,大家都知道孔融四岁让能让梨的故事却都不知道孔融弑母的故事。
我想告诉各位家长的是不是大的不应该让小的,而是一种基于爱的包容,不是强制性的服从命令,这样只会滋生反抗。
小的一哭,都是大的错,很多家长家中孩子多,可能没时间照顾两个孩子就让大的去照顾小的,但是只要小的一哭那大的就是说不清了,不管如何那都是大的错。
其实在这里你说的骂的不仅仅是大的还是孩子的心理,这样一来
孩子的心中难免会有几份委屈憋在心头。
中国家长认为大的照顾小的是大的责任,在大的眼中作为哥哥姐姐是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是最好的,其实这一点我也一直很疑惑,难道别家的孩子真的有那么好吗?难道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十全十美的,自己的孩子就是破烂不堪的吗?
中国家长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孩子拿去跟别的孩子比,只要有一点别人家的孩子优秀那么自己的孩子就什么也不是,这样长期的攀比,家长的心里好受了,可是孩子却顶住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自己的还比别家的孩子优秀家长就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一天比大人上班都要忙,然后还要每天都被人拿去与别人家的孩子去对比。
别人家的孩子在怎么样也是别家的孩子,总不会比自己的孩子好,你只是看到了别家孩子好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别家孩子不好的一面。
也许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不如别人家孩子,但是总有一面回比别人家孩子优秀,没有什么人或物是十全十美的,请不要继续给你的孩子施压别家孩子的压力才是最正确的教育方法。
第四条手机的情况我已经说过便略过不多说了,第五条,长辈说的话才是有道理的,孩子永远是孩子。
这一点我是真的不太同意,我在前几天也是被老人带去上了一堂深刻的社会经验课,只要我说的东西都是没有理的,我说的都是我不对,只要我说的都是没经验,或者没道理,老人说的就都是对的。
其实孩子知道的不比家长少,也许家长应该多与孩子谈心才能更能了解你的孩子,而不是孩子说什么都是对的,偶尔其实家长可以与孩子换位思考一下,互相想一下互相的想法。
而不是孩子就是孩子,孩子说的就是错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以后如果在工作岗位上别人永远都是上升,而你家的孩子永远都是停留在原地,因为他在这种教育下他觉得家长,老师,领导说的就一定是对的,从而失去了自我判断能力,造成教育的失败。
相对于中国的教育国外的教育到是与其不同,中国教育严谨,国外教育相对而言较为自由。
对于中国的教育而言重要的是基础,而美国教育注重的是实践,其实对比外国中国的教育虽然不算好,但是有一句话,要想练好武功就好打好基础。
我最近看了一个段子,是一个留学生在新西兰买汉堡的时候服务员算错账了,将一个本来是十七块钱的账单算成了二十七块三,还多出来十块零三毛,就在结账的时候一个身穿校服的学生走过了制止了这个留学生结账,最后那个学生说:“明明是十一块加六块是十七块三才对。”
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周围的人都对那个学生故障, 最后留学生一看不对啊,明明是十七怎么又多出来三毛钱呢?最后是废了百般口舌才解释明白了那三毛钱是怎么回事。
不仅仅这一件事,我还看到了一个新西兰的一位数学老师竟然被一道数学题难倒了,最后请来了数学教授啊!算了半天都没算明白,这道题其实很简单,就是一道方程式难道那么多人,可能放在我们国家随便一个学生都可以算得出来。
是不是感觉很不可思议,其实不管是中国教育也好,外国教育也罢,其实都是有利有弊,中国教育相对严谨,外国教育比较自由,中国学生的试卷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试卷可以堆成山了,但是外国不一样,在外国他们没有排名学分这些都是不公开的,而且在外国你就算不考试都可以,但是你如果想考试也是随时可以考,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相对于中国外国教育显得很开放自由。
结尾我想说一句其实不管什么教育,最好的教育还是在家长与学生个人,学生不想学就算老师在努力也没用,学生想学习你就算是在阻挠他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