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思——教育:创造无限可能(一)

        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可以教给我们本领,可以纠正我们的过失,在书籍中,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原本是如此地美好。我一直坚持读书,加入了县里的三个读书社团,在群里每天坚持读书打卡,自己也被书籍滋养着!

       今年暑假和一群爱读书的老师们一起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加入了读书会,我们一起读的第一本书是朱永新先生的《教育:创造无限可能》。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我回顾自己短暂的教学经历,常常思索如何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这与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有着巨大的差距。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只有让每个学生进步了、发展了、创新了、成就了,才是真正的好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老师的基本要求。书中讲到教师大致有四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这四重境界呈阶梯式螺旋上升,但在我看来,我觉得做一名教师首先得让自己心安,所谓心安就是不忘初心,铭记自己初次站上讲台的那份纯粹与真诚。教师这个职业,是个吃良心饭的职业,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要有奉献精神。

       如何成为一名“让自己心安的老师”?我认为我们应朝着“我用心了,我尽力了,对得起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这个方向去努力,这样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才能让自己心安。作为青年教师,我们仍要打好基础,优美的板书、生动的语言、精彩的讲解、专业的素养、有教无类······这都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只有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让学生从心底瞧得起老师。教育之路虽任重道远,但只要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朱永新先生提到的第三、第四境界自然也能水到渠成。

        对于如何成为一位更好的老师,马文·柯林斯提出了十条基本原则,这十条原则核心就是“关爱学生”,关爱学生不仅是嘘寒问暖,传授知识,还是蹲下来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这让我想到,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学生,他叫孙兴栋,他是一位腼腆、调皮而又懒惰的学生,平时课堂上他时不时地走神,常常因为回答不出题目而站在座位上,我对他真是恨铁不成钢。期末复习期间,他经常因为来不及完成作业而被留下来补习,每天踏入教室都是垂头丧气的。有一天,他拿着默写给我批,我边批边询问他是否真的学得很累,他的头一直低着,我知道他是默认,我尝试着与他约定每天完成我另外布置的作业,考试只需保证基础不失分,其他量力而行,他诚恳地点了点头。第二天进教室当我像往常一样问他作业时,他洪亮的回答:“做完了!”他的眼睛里好像住着星星一般,格外的闪亮,整个人也是耀眼的。那一刻,我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可以变得耀眼,只要我们能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给他们制订属于他们自己能够完成的目标。

          朱永新先生在这本书中提出关于教育的新理念以及呈现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教育故事让我受益匪浅。教育征途漫漫,我们需继续学习、砥砺奋进,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平时教学中这样才能书写自己的精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