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简书比较热门的文章,与当今大众媒体娱乐评论营销段子常见写作内容、风格、甚至内容都没有两样,有点失望。
也许,真正的小众没有市场?
文字影响审美,影响生活方式,所以如果停留在段子手水平的文字,能够滋养一个人的心灵,那么这心灵也是贫瘠的。
当然,很少人能够一开始就接触经典作品,但这至少是一个方向,逐渐让你发现你过去的认识是狭隘的、片面的、肤浅的,逐渐剥离纷繁的表象接近本质,我们能够自我治愈和拯救,也能真正面对应当承担的责任。
用功而不用心的人很多,我们用勤奋的行为演示我们麻木的心灵,能够在考试中拿到理想分数的人不少,能够学会学习的人不多。为了自欺欺人,让自己无比正能量。
我相信正义的人永远是多数,我相信乐于助人的人永远是多数,我相信大多数事情不计较个人利益的人是多数,因为这样的人不屑于抛头露面博好感,因为他们不需要以此赚钱,他们也不屑于以此谋生,他们骨子里清高,他们灵魂高贵,因此,足以俯视众生。
中国没有真正的贵族,是的,没有既低调付出又高调宣传的贵族,因为他们还没有愿意追随他们的大批观众,没有他们自己的“媒体”。活在“被洗脑”的阴谋论中,自愿被更有钱更霸道的人洗脑。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那些成功的人只愿意告诉你他牛B在哪里,他告诉你的东西是为了让你确认他的确好牛B,他不会告诉他是如何抓住让他成功的运气的,碰巧或者是个人厚积薄发,反正不会告诉你,因为相当于把方法论告诉你,他在你眼中的光环就消失了,他就在本质上变成普通人了,那会断掉财路的。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只是觉得朗朗上口的段子。你看不到为了酝酿这篇高点击的段子,他研究了多少文章,打了多少遍草稿,受过多少嘲笑和冷遇,也许他未来有一天的目标是出书,是写剧本,是一部可以留下自己作为原创作者的名字。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了香车美女的生活。痛恨他人有名有利,痛恨他有贪污腐败的权力,真希望自己是那孙子。
听过很多道理,和懂得这个道理,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总和别人比较,总和身边人比较,即使比父辈经济宽裕,即使比五年前的自己更好,还是要好过隔壁老王才行。
这话是韩寒的发明,他给自己女儿起名叫小野。野,不用听很多道理,包括他爹的,可能会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