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有一良师益友,字孔明,名胡昭。胡昭饱读诗书,学富五车,面对颓废的社会现状,胡昭满腔才华却发现改变不了什么,于是选择了归隐。隐逸生活却阻挡不了求贤若渴的时代人物。因胡昭远近闻名,袁绍、曹操先后请胡昭出山未果。为不受骚扰,胡昭再次搬家。司马懿登门拜访,两人相谈甚欢。司马懿为两个儿子取名师昭,也是向胡昭致敬的独特方式。曹操帐下崔琰,一位主管人事的人物,在与司马朗交谈的时候提到,你弟的聪慧你是比不上的。
司马懿的第一任工作是上计掾,这是没有前途的文职。曹操为了报答司马防提携,投桃报李,又听说司马家两位公子的才华,决定提拔任用。这是一跳板—个机会,于是老谋子装病拒绝了。这更引起了曹操的兴趣,于是派人监视。七年后,曹操灭了袁绍,老谋子成了专职负责教育曹丕的幕僚。以退为进,欲速则不达,司马懿深谙此道。此期间,深刻领悟了进阶之道。曹丕迟早要继承帝位,功劳最深的将不是给曹操打江山的人,而是为曹丕上位出力的人。进谏并不仅是为了让上级采纳,也是为了表明资态,显示能力。
杨修,名门世家之后,25岁便受到曹操的重用。他才气纵横,与大家打成一片,身处政治深渊,打成一片也意味着不站队。他还教唆曹植在太子位之争中作弊。这些都引起曹操对其动了杀机。
曹丕继位之后,魏国境内的襄阳、樊城,曾因被关羽攻打而显得残破不堪,悬在孙权的进攻之下,显得非常突兀。此时有大臣建议放弃两城,老谋子不同意,认为此时放弃等于前功尽弃。曹丕没有采纳司马懿的意见,一把火把两城给烧了。司马懿没有坚持己见,他很识识务,选择了闭嘴。
如果建议没有被领导采纳,用言辞证明领导是错的是下策,上策是用事实证明。
一些人在身份卑微的时候还知道谦虚谨慎,一旦有了高位,便原形毕露,得志便猖狂。这些人已经没有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虚荣和利益。心胸决定视野,曹丕称帝后,司马懿任尚书,他深知他的事业才刚刚启步。这也是王佐之才与暴发户的区别。老谋子视野之大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梦见的。
甄姬之死,因曹丕的疏忽不免有几句怨言,被郭女王添油加醋说给曹丕,结果被曹丕赐死。
曹丕死后,曹睿上位,孙权趁机进攻襄阳。这次是司马懿处女战,打了漂亮的一仗,小试牛刀。之后被封为镖骑大将军,成为军中三把手。曹休、曹真又接连吃败仗后病死,至此,曹丕时代任命的军中大鳄,全部死去,司马懿稳坐军中首把交椅。
曹睿死后,司马懿、曹爽共同任托孤大臣,一场比战场更凶险的政治斗争开始了。司马懿为臣、做人的风格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他为国为民做了不少事,又多次为朝中解决外来危机后,主动请辞,韬光养晦。要使对手灭亡,首先让他疯狂,司马懿做到了。曹爽朝中没了对手,开始贪图享乐,手下人开始分崩离析,勾心斗角。待引起朝野上下不满,掌握大量证据后,司马懿趁机谈核曹爽,致曹爽满门抄斩。
之后司马懿又接连除去多名朝中心怀不轨之人,为子孙后代赚魏建晋拔了最后一根刺。
司马懿死后,按其遗愿,遗体被安葬在洛阳东北八十里处的首阳山,不筑坟头,不立墓碑,抱持原有的地形不变,不陪葬一金一物。 后人不得与其合葬。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