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从儿童观察看家庭教育:小B(1)”。
小B与父母的互动:
前几次小B来园子都是妈妈带着妹妹来接送。因为妹妹还小,妈妈也没有太多的时候和机会和我们沟通。
后来小妹生病,爸爸接手了小B的接送工作。爸爸不爱说话,没有主动和我们讨论过孩子的事,我们跟他聊起时,他也是以尽快结束话题的方式进行交谈。
介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尽可能的观察孩子以及孩子和父母的互动,以此来进一步的了解孩子。并在可能的时候,给爸爸妈妈较为真实可靠的反馈。
和妈妈的互动:
孩子来园子,是妈妈单方面的想法,来之前并未和小B商量过。小B刚来时是比较勉强的,导致在初期融入花了一些时间。
妈妈与小B之间的沟通大多以妈妈说,孩子听为主。不过大多时候,妈妈的话没有太大的作用。小B对妈妈的话没有明显的反应,遇到不重要的事,按妈妈说的做;当遇到不愿意的事情时,则一概当没听到。
和爸爸的互动:
小B和爸爸的互动,我们观察的机会也不多,但也能看出一些父子相处的模式。
周末班结束时间是下午4点,但孩子们基本没有准时离开过,一般来说会玩到5点多甚至6点钟才会恋恋不舍的走。也正因有了这一小段时间,我们才得以有时间观察到孩子们和家长的互动。
(1)
大多时间,小B爸爸来了后都是坐在旁边看手机。也有时候,我们会邀请他来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
小B爸爸还是很愿意和孩子们一起玩的,第一次玩的游戏,对抗性不是太强,大家玩得都很开心。看得出来,小B因为爸爸也参与到游戏中,非常开心,玩得也很放松。
(2)
小B爸爸参与的第二次游戏,有一定的对抗性。爸爸在防守方,小B在进攻方。
这次游戏,让我们看到了父子俩的小冲突——进攻方要冲进防守方的“山洞”里抢宝,如果在进入前被防守方拍到,被拍到的人就“石化”了,需要等待同伴的救援;如果是进“山洞”后才被拍到,那就无效——小B在进入“山洞”的临界点时,被爸爸拍到,双方有了争执,一个说先拍到的,一个说是先进入“山洞”的。
父子俩都坚持自己的看法。争论了几句,爸爸开始很严厉的批评小B不遵守规则,已经都被拍得坐在地上了,还不肯承认。小B低着头喃喃的说:“我是脚扭了所以才摔倒的,不是,不是你拍的……”
“什么,你脚都扭了,你还玩?不行,不能再玩了,走,过去坐下我看看!”爸爸立刻把小B带出了草地。小B似有些后悔,边有些抗拒的跟着爸爸走,边不停的说“没事的,休息一下就好了,休息一下就好了。”
小B爸爸带他到屋前坐下,立即脱了他的鞋袜来检查。边检查边说“不能玩了,脚都扭了还玩。走了,回家了。”
爸爸的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其实是——终于有一个理由可以回家了,要赶紧抓住。扭脚是你自己说的,不要怪我。
其实,很容易能看出来,小B的脚并未扭伤。不过是因为游戏中和爸爸产生冲突,又起了争执。双方“实力”太悬殊。爸爸很强势,孩子这时已经骑虎难下,面对着一个强壮的成年人,除了撒个小谎说自己受伤了,他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能够让自己更“安全”。
而爸爸,应该是得规则非常重要,一丝一毫不可马虎。所以才会在这样的游戏中和儿子“据理力争”。我当然不能说爸爸做得不对,毕竟大家在同样的规则下游戏,都更公平。
但爸爸和孩子,双方单体力而言,差别已经如此的大了。当时的情形,只是一个很小的运动游戏,主要目的是成人的参与,和孩子共同的玩耍,更多的是为了增进父子间的感情。嘻哈哈的争论两句,如果孩子坚持,顺着孩子打个哈哈,游戏继续。这样会不会更香呢?
(3)
计划下一周带孩子们举行篝火晚会。一元老师下午带两个男娃劈柴。
在翻找旧木料时,找到两块有镙丝的木条,劈之前需要把镙丝先取下来。一元老师拿出了工具,两个男娃很兴奋的要自己动手。看看柴的量也差不多了,就放手让他俩折腾。
镙丝取下来后,两娃在把木条拼来拼去,边嘀嘀咕咕,边开始“制作”木剑。
这个年龄的孩子,尤其是男孩,思维和关注点总是在不停的跳跃的,只要对工作的整体进度没有什么影响,我们一般会让他们自由摸索和发挥。
时间已经5点多,小B爸爸在旁边等了好一阵了,不耐烦的神色早已掩饰不住。
虽然我们也有些累了,但孩子的工作还在进行中,能不打断他们是最好的。就跟小B爸爸说没有关系,让他们做完。
看得出来,小B从没有钉钉敲敲的经验,费了很大的工夫,终于在大约半个小时后完成了他的长“木剑”,满脸兴奋的拿给我们和爸爸看。
然后,他举起自己做好的“木剑”问我,“我可以把这个带回家吗?”我同意了,称赞了他第一件“木工作品”。一元老师也答应安排一天带他们做更漂亮的木剑。
另外,因为小B前一周生病没来,这周菜地的菜就特别多,他收了满满的一大篮。
回家时,爸爸急急的要拉小B走,小B要带菜回家,装袋时搞得手忙脚乱。爸爸攥住小B的手,在旁边不停的说,“够了,够了,不要拿那么多。”
“这是小B自己种的,今天收的菜。”我抬头提醒爸爸,想让他鼓励一下小B。看他半晌没有反应,又回头和小B说:“小B,今天收得多,一天吃不完的,回家请妈妈一起收拾到冰箱里哦。”
但是,小B爸爸仍旧没有反应,还是不停的在旁边催,“够了,够了,不要那么多。”我很惊诧,这是孩子的劳动成果啊,为什么爸爸一直是这种态度?
一元老师也走了过来,和爸爸说,“这是小B自己种的,从挖地开始,撒种,又每周辛苦的浇水,费心照顾的劳动成果。”“你看”一元老师指指篮子里的菜,“这是他今天收的,收了很多,带回家去吃吧,是小B辛苦劳动所得。”
“哦,是吧。”小B爸爸这才终于没有阻止了,帮着小B,一人拎着一袋菜出了院门。
但是,临上车时,我还是看到了他对小B“木剑”满满的厌烦。
看小B爸爸的反应,很明显,他不知道小B在周末班都玩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也不在乎孩子有什么“成果”。
小B做的“木剑”在成人眼里确实算不上什么,就是两根脏兮兮的旧木头。但对孩子来说,它是有意义的。我回想父子俩上车时,小B爸爸厌烦的眼神,担心回家后他会要小B扔掉“木剑”,对小B来说太打击了。
赶紧在微信上和妈妈联系,希望她能和爸爸沟通一下,多鼓励一下孩子,保护孩子的兴趣。妈妈回消息时,说小B的“木剑”被爸爸要求放在了屋外,没被允许带回家。
和一元老师的课后讨论,我们都有相同的看法:小B的“闷”,更多的原因,是父母的关注不够。他的想法、他的意见、他喜欢的、他讨厌的……父母并不是很关心,尤其是爸爸。
他之所以闷,大约是说了爸爸也没听过。他偶尔撒谎,也是希望得到爸爸关注的不得已的方式。
看得出来,爸爸还是挺爱小B的,可惜爸爸不知道怎么关心小B,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
对于孩子,偶有接触的旁人能做的有限,他最终成为的,终是父母让他成为的样子。
未完,续下篇:“从儿童观察看家庭教育:小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