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步骤激出内驱力

我们都希望孩子遇到问题可以自己尝试解决,而不是动不动就说“好难呀!我不会”,又或是动不动叫妈!但是呢,又常常用到错误的方式!

你是不是也常常这么说:你就不能自己先想一下吗?

有没有感觉这个语气既像批评又像命令?

什么样的孩子最容易选择放弃?缺乏“内动力”的孩子!

「内动力」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完成一件事的预估和判断。

内动力低的孩子面对困难的第一判断就是:我肯定不行。

有了这个判断,就不敢去做,不敢去接受挑战。

很多孩子喜欢说“好难呀,我不会!表面看是孩子能力不够。但其实,不是孩子没有能力,只是误以为自己没有能力!

3个步骤激出孩子内动力

第一步:准备一个漂亮的小本子用来记录孩子日常的点滴进步:最好是让孩子自己来选,这样她会觉得你很看重她;

第二步:拿出鸡蛋里头挑骨头的细心和耐心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把它们写在本子上: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一天上完班回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都在辅导作业,没有鸡飞狗跳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找进步? 举个例子,比如你今天的某个字写得更端正了,又比如,妈妈发现你今天背古诗比昨天又快了两分钟;也许你会觉得这些小小的进步不值一提,实际上,这些就是孩子内动力的基石;

第三步最为重要:在和孩子讨论她今天的进步的时候,一定要加一句话: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比如我们上个例子说的:妈妈发现你今天背古诗比昨天又快了两分钟,你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个时候孩子会自己总结:可能今天的古诗更短,也可能是昨天没有太认真,还有可能是她之前已经在哪儿听过了,不管什么原因,她会自己总结了!

以上三个步骤持续一个月你就能看到孩子明显的变化,

怕忘记就直接点赞收藏,同时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