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猫玩自己尾巴,寻欢作乐(电影《心愿房间(The Room)》观感)
作者:曲润琏
时间: 20200105,20:30至21:50
《心愿房间(The Room)》,是一部2019上映的科幻电影。
在我看来,制作与欣赏电影,是编码与解码的过程。编剧和导演负责编,观众负责解。解的舒服,顺畅,痛快,高兴,就觉得这电影好。反之,就觉得电影一般,或者烂。
试解几个码:
一、对物质和金钱的喜爱,往往是基础。先变出酒,画,再变出钱,衣服。
二、对感情的需要,是更高级的。出现晚,但更强烈。比如对养育一个孩子、建立父母与子女亲情的渴望。
三、每个人都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潜意识。至于是逃避现实、苟延残喘、混吃等死,还是静以修性、独善其身、求诸于己,是见仁见智了。一般说来,不要极端,要阴阳调和。
四、虚构和捏造的人物,有时似乎跟我们一起,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可能有一群格格巫,孙悟空不死不灭地在九天之外的某处翻着筋斗,《纸牌的秘密》里扑克牌活了、小丑溜了,而我们或许也只是女娲捏的泥人,甚至只是梵天梦里的生灵。庄周乎?蝶乎?
五、新王,往往以旧王之血,祭奠新旗。人类不敬上帝,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勇敢掌控自我命运、成为自己的上帝的开始。子女超越父母,以否定父母为第一步。所谓俄狄浦斯情结,所谓毛伟人对抗父权,都是此类。有人担心,未来,人类创造的智能机器人,会取代(杀灭)人类,之后成为新世界的主人。
六、当被造物主创造的原始人,能够创造出工具来制造工具时,它就变成了他(她),成了新的造物主、地球的主人。当虚拟的人,也能以想象和意念,“无中生有”、改变世界规则时,这虚拟的人,也就具备了新的造物主的潜质、够资格成为世界“主人”的一员。
七、世界或许是套娃构造。虚拟世界中,另有虚拟小世界,层层叠叠,耐人寻味。虚拟出来的儿子,在“心愿房间”中想象出雪人和二层小楼,这个更小世界的二层小楼里,必还有个“心愿房间”;进入里边,会发生什么呢?
八、纯粹想象人物和故事,足够逼真甚至真实时,距离精神病也就不远了。或许,男主与女主,在心愿房间里的所有遭遇,只不过是两人精神失常后的想象,或者两人过量使用麻醉品(比如酒)的幻觉。
九、吐个槽: 虚拟出来的儿子,在“心愿房间”中想象出雪人和二层小楼,在这个更小世界的小楼里,男主女主用想象出来的真人替身,替自己挨刀子;自己本人却跑了。如果男主女主有能力在别人的想象世界里这么“玩儿“,那么双方能想出的对敌方法,可就多了去了,何必一直单纯地追啊追、跑啊跑?败笔。
十、结尾,多种解释,都行得通。管胚胎的爹是谁呢,都说得过去。老虚拟人可以在精神病院里活得好好的,新虚拟人可以杀死真实世界中的人,那么,新虚拟人,使真实的女人受孕,当非奇事。另外,女主的表情,在很多习惯性流产或性乱致孕的女人脸上,在刚刚被梦中未来的孩子追杀过、醒来发现自己怀孕了的母亲脸上,都可能出现。但,我觉得,此时男主女主已身在真实世界里,这样理解,才顺畅。
这部影片,可以打80分。
我喜欢科幻片和动作片。它们帮助我,乘着想象的翅膀,完成对这个普通平凡的世界的超越。
人生苦短,须经常驾驭灵魂,四处寻欢作乐。哪怕猫玩儿自己尾巴,也好;至少画面灵动,透着可爱,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