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正是踏春好时节,一位许久未谋面的老朋友正好回家休假,遂相约一起去刘备山。道路正在重修,再有就是出于护林防火的要求,车子无法进山,便弃车步行。前几日粉红似火洁白如霞的山花业已凋落,只有嫩绿的小草慢慢的爬出了地面,尽情舒展自己的身体。拾阶而上,道路虽然崎岖不平,两旁却隔一段就有太阳能念佛机,在播放着“南无阿弥陀佛”,老朋友是个对佛文化有着很深见解的不凡人士,跟老朋友边漫步,边听他讲述佛,禅的精髓,以及佛陀教化众生的各种经文,不知不觉中就已爬到了山顶。
女师父跟一群居士们正在紧锣密鼓的装扮庙宇,为即将到来的每年一次的刘备山盛会做准备。
感恩碑前经幡随着山风起舞,“南无阿弥陀佛”为法界众生祈福!
刘备山顶上的正庙当然是纪念三国时期的刘备而建,山上的护林员为我们娓娓道来关于此寺庙的修建意义,传说刘备死后,仍然对自己的两个兄弟念念不忘,屹立于海拔1272.6米高的庙堂,左边可以看到位于千亩坪村修建的张飞庙,右边可以看到位于林里村修建的关王庙,桃园三结义的情谊,将忠义文化歌颂宣扬!山庙合一,庙为山首,山为庙躯!护林员是郊区政府林业局派驻在此的,胸前挂着专用的望远镜,随时随地可以监测四面群山的火情,高高的瞭望塔上空飞机略过,天空碧蓝如洗,正午的阳光虽灿烂炫目,但山风呼啸,头发,衣服都被吹的凌乱,当真是高处不胜寒!
护林员告诉我们,重新修整刘备山庙宇时候,在旧址地下曾发掘出许多有价值的文物,部分已经移交给市文物局保管收藏,再有就是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清朝顺治九年(1652),乾隆十三年(1748),道光二十一年(1841),光绪十一年(1885)屡次重修原名“福山大王庙”的刘备山庙宇的石碑,因年代久远,石碑上的铭文早已模糊不清,墙上的文字,是经由我市文物员查找资料,仔细核对、整理后才重现于世的!石龟上面驼的碑是乾隆时期的,因为损坏严重,已经无法竖起来,真的是太惋惜了!
站在山之巅,俯望群山,远山环绕,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天气晴好,视野极佳,环寺庙走一圈,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市矿郊三区村镇,或高楼林立,或自建民房,或道路蜿蜒,或工业园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荫营镇街上村的王利明先生,将刘备山最美十景图,配以短诗,生动的描述了一副山川秀美的画卷!
老朋友身轻体健,为我展示了一招金鸡独立,这就是长期健身的益处,佩服之至!
人说登山如成功,只要你坚持走下去,终将能到达顶峰,沿途收获的不仅仅是最美的风景,还有对人生最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