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鸳鸯》:初婚都似喜相逢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读《诗经》,自十五国风起,一路读来,到了“小雅”部分,似乎许多意象之间,是可以相互印证的。以《诗经·小雅·鸳鸯》中的“于飞”为例,《诗经·邶风·燕燕》中写“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下上其音”。《诗经·邶风·雄稚》中写“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到了同样是“小雅”的《诗经·小雅·鸿雁》诗人写“鸿雁于飞,肃肃其羽”“鸿雁于飞,集于中泽”。整部《诗经》之中,出现“于飞”字样的诗歌至少有七八首,明显雌雄成双对出现的只有《诗经·大雅·卷阿》中的“凤凰于飞”和《诗经·小雅》中的“鸳鸯于飞”了。
《诗经·小雅·鸳鸯》写“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与之相呼应的,《诗经·小雅·白华》则写“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一路对比下来,这首《诗经·小雅·鸳鸯》的意象逐渐清晰起来。如果说《诗经·小雅·白华》所写是初婚美好的有始无终的话,《诗经·小雅·鸳鸯》则是诗人在憧憬和希冀初婚的美好。
《诗经·小雅·鸳鸯》全诗共四个小节,每个小节四句。每个小节的后两句,都是“拜年话”,都有“君子万年”一句。与之伴生的“福禄宜之”“宜其遐福”“福禄艾之”“福禄绥之”都是相类的意思,都是在希望君王福禄绵长。毕竟,一般人是配不上“万年”的。吃都吃不饱的日子,谁会希望自己活那么久呢?
如此一来,《诗经·小雅·鸳鸯》的意象便显得明白如话了。第一小节“鸳鸯于飞,毕之罗之”相当于一个引子,看到鸳鸯成双成对的美好意象,诗人有了想要将要留驻下来的冲动。所谓的“毕之罗之”,更像是一个调好颜料摆好画板的画家,看到美好的意象,希望用自己的画笔将之表现出来。诗人看到“鸳鸯于飞”的双对美好,希望像“毕之罗之”一样,让这画面永驻。
第二小节,诗人进一步刻画“鸳鸯在梁”的细节画面,鸳鸯悠游自在的停驻在水坝的水面上,这种悠游自在、和合美好诗人用一个“戢其左翼”来表达。我们今天在“鸳鸯戏水”的绣品里还能看到这样的画面。鸳鸯鸟勾转头,用喙去梳理自己的羽毛。于此同时,为了保持在水面的平衡,另一侧的翅膀是不是舒展一下。大概只有在无人打扰的静谧水面,鸳鸯才会成双成对的如此悠游。
第三、四小节诗人写“乘马在厩,摧之秣之”“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单从表面来看,是在写驾车之马蓄养在马厩之中,粮草充足的供应着。结合《诗经·周南·汉广》中“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来看,很显然,诗人是在写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迎娶准备。
所有的初婚都是喜相逢,至于最后,会不会有一个与之相呼应的完满结局,恐怕是因人而异的。清人方玉润认为这首《诗经·小雅·鸳鸯》写的是周幽王初婚的美好,应该来讲,也说得过去。只是读诗,如果总是起求证之心,恐怕会少许多的朦胧美。
双飞之鸳鸯,罹于罗与网。君子万年寿,福禄与之享。
鸳鸯在鱼梁,喙儿捉翅膀。君子万年寿,幸福久又长。
养马在马房,足供草与粮。君子万年寿,福禄同于享。
养马在马房,足共草与粮。君子万年寿,福禄安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