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激发课堂想象
——名师课堂,观察报告
大城第二中学 苑立英
观察重点: 聚焦核心素养,如何更好的激发课堂的想象。
观察提纲:
1、如何更好的提高素养?
2、如何有效引导并激发学生的课 堂想象?
3、说明文教学的思考。
观察对象: 远程观摩肖老师、刘老师、潘老师,三位名师同课异构《苏州园林》!
观察记录:
观摩三位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课堂很美,美得可爱。如果说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那今天的三节课绝对是说明文教学的标本。在畅游美丽的苏州园林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说明文的魅力。充满活力的课堂,轻松愉悦的氛围,逐层深入的探究分析,处处彰显着教育的智慧与灵动。
肖老师的课,首先通过10幅精美的图画,来了解熟悉课文内容。图画的比较,文本的解读,一下子让同学们对苏州园林有了初步却也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使原本有些枯燥的说明文变得可观可感立体形象,进而对内容结构的整理变得清晰明了。又通过寻找高度概括性的词语,来引出对主要内容的介绍。从“处处入画”入手,同学们个个变成了小导游。开始逐段、逐句、逐词的深入理解。在梳理了文章内容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们的总结概括表达等能力。肖老师巧妙幽默的引导,学生起承转合的表达,真是一场绝美的课堂“好戏”。最后,肖老师又给学生们设计自读自主探究的环节,从文章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个别词语在情感色彩上的表达也处理的游刃有余。最后老师再一次强调“标本”,指出苏州园林的地位,也明确了这一篇文章在说明文中的地位。句句深情,环环相扣,展现了课堂的生命力。
刘老师的课也别具特色。首先用一张有创意的构架图,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熟悉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不断的猜想与提问,不断的思考,让老师与学生在问与思中进行碰撞,闪现着思想的火花。越发的清晰了刘老师静心编织的美图,静心的设计,由浅入深的提问。让看起来有些枯燥的表格,开始熠熠生辉闪闪发光。紧随其后的一段精彩的微评,更是把分析探究过程推向了高潮。新篇的设计别出心裁,解段环节更是层层深入,精当的点评,巧妙的琢磨,融情的赞美,设计者设计的深情,作者文字的用心,处处都是美的痕迹。研句环节,分析起来更是用心用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更为深入的雕琢与研磨。学生思维量的逐步增长,得益于刘老师精密的设计。学生们跟着刘老师的设计一步步的生成了课堂上最靓丽了风景。有活力的课堂,老师有着最大的智慧与耐心,学生们在点点滴滴的启发中,升华着自己。最后老师用一个作业,完成了自己的本节课的教学。作业: 闲来乘兴游苏州,拙政诸园有奇趣。意犹未尽,真想马上到苏州园林去欣赏一下美如画的风景。
潘老师的课,也是让人耳目一新。首先像大家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配乐美图,一下子把大家的热情与兴趣吸引过来。在整体观照,美如图画中,潘老师更是用视频的形式,把美丽的苏州园林呈现在同学们眼前。那么美丽的图画,一下子有了生命,让我们这些从没有去过苏州园林的人,努力的睁大眼睛欣赏美景。随着音乐的变小,视频也结束了。紧接着潘老师抛出了两个问题:1、你都看到了什么美景?2、它们美在什么地方? 同学们可以从文章中寻找答案。读书的热情,就这样被激发了出来。同学们纷纷翻阅着自己的文本,在文字中畅游苏州园林。潘老师抓住时机,随机找同学回答,更是在大屏幕上展示出课文中一系列的修饰性词语。让学生们一一对号入座,它们分别修饰了什么?就是这样简单的提问,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在一点儿一点儿的被唤醒,兴趣也在慢慢的被激发出来。接下来的快速浏览,学生们在自读中,自主的进行课文内容的梳理。虽然学生们对说明文是陌生的,但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完成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对于说明文的知识,越来越清晰明了了。段落大意的概括,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对苏州园林特点的比较阅读分析,最后精炼的概括,一步步解开了“美在何处,缘于何处”之谜。在朗读分析重点词语过程中,让学生们自主总结出苏州园林的美,是自然的美,是令人向往的美!对于美景的延伸阅读,自然过渡到介绍《沧浪亭》的欣赏。因为是文言文,潘老师提前最好了准备,给学生们最好了翻译,让学生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又节约了时间。对于课外阅读也进行了有效的引导,给学生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文学的魅力滋润她们健康的成长。欣赏美景,怎么能不动笔写一写呢?于是,潘老师设计的课堂小练笔,让学生们在文字里徜徉。用她们稚嫩的笔,写下她们心中美丽的风景。在交流分享中,让语文课堂有了生命。微练笔,展现着细节的魅力,让学生尽情的释放着自己的想象,老师与学生的情感完全融合在一起。原来,说明文可以教的这么美!
观察后的感悟:
课前的备课,一定要充分。教材系统性的安排,一定要深入了解。引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答案,要能机智的解决。课堂就是讲究真实的地方,而这份真实如果没有充分的课前遇见,或许会有欠缺。如果出现问题,就像两位老师在引导总结苏州园林的特别是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时,学生们缕缕不能准确说出。老师处理的机智巧妙而且富有耐心。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最终把一切难题障碍排除解决的时候,那份喜悦的收获恰恰也会给学生们更多的自信心。语文的魅力,让学生们能够认识自己,发现更好的自己,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幸福的。课堂上的老师与学生也一定是享受与快乐的。而我们追求的所谓素质教育,核心素养,不是也在一步步完善吗?
肖老师说,语文课要让学生们学的愉悦、积极、有思考力,还要充分有效的利用文本。可以执着于自己原先的思考,也可以不断随时观察随时调整自己的方法。只要备课的形态是对的,你的教育方法与智慧一定可以让你享受引导学生的过程。细节自然有细节的魅力,多走几个来回,阳光就出来了!
刘老师说,设计活动,要充分的展示过程。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的发生,让学习过程看得见。当课堂上出现引导说不出的问题时,要试着用身边的事例引导过渡。细节的处理,往往更能彰显一个老师的教育智慧与情感。
三位老师的课,无论是从课堂气氛,还是巧妙的设计,情感的引导,说明文知识的渗透等方面,是当之无愧的“标本”。更是照亮课堂的光,让思考和想象任意驰骋快乐的飞扬。问题与朗读的有机融合,探究与发掘的有力配合,让思想的火花随意的碰撞,伸张。有深度,有梯度的引导,让老师与学生彼此看得见,彼此轻松愉悦。当,学生学会思考的时候,思维品质就理所当然的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提升。
一座姑苏城,半首园林诗。相同的课文内容,不同的思维设计。让《苏州园林》这样一篇说明文,不但带给了我们的风景的美,还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不断地给自己的语文了提出要求,才能让自己在不知足中深入透彻的进行语文课堂研究。而在不断的整理、观察、研究中,教育机智、情感会向阳光一样倾泻而出。温暖、明亮的教育生活,会让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里最靓丽的风景。所有备课之初的煎熬与付出,也会不经意的变成生命在场的幸福。
教师应该让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引导者,在多变的课堂上,展现出学生们不一样的个性风采。有问题,有思考的课堂,会促使学生们不断的调整自己,挑战自己,享受成功的甘霖。在有生命力的课堂上,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自信和勇气,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的发挥我们备课的意义和价值。老师用心发掘自己的智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驾驭知识,我相信学生一定会真正品尝到学习的乐趣。给学生沉淀思考的机会,让他们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悦纳这个美好的世界。
一切正确而有效的教育活动,都是对教育原汁原味的咀嚼。而认真咀嚼的过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一定是无比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