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使我们倍感焦虑、抑郁、不安和内疚的事。当我们不想面对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或者那些场景在一次次午夜梦回后涌上回访时,我们该怎样避免自己的不良反应。
林徽因说: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世间情绪千千万,形形色色,我们每天都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成长。关系是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要处理的问题。
我们学到的,很多的,职场上的第一课--《情绪管理》。我们本来就是从不同的地方聚到一起,做好我们的事情,谁也不会相欠谁,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理解。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会远离在职场上漫无目的的发脾气的那个人,说不上讨厌或者不喜欢。只是单纯的不想跟他有什么交集。我们都是父母眼中舍不得的宝,谁会惯着你的脾气。
坏情绪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的身体,让身体一直处在比较紧张的状态,还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在心里挂念着的让你不愉快的事情。并且通过影响心理,同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处事能力。不想做事,止不住的胡思乱想。
情绪无形,却很容易让人奔溃迷失。让你的生活一地鸡毛,而你却换不了糖。
情绪并不是没用,没用的是情绪上头之后导致的错误决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都熟知的千古名句。但我们很少会有人达到这种境界。
而在这本书里面,我看到了很多的方法,很多能够让你不再因为别人让自己郁闷的方法。这本书里面讲,通常引起我们情绪变化的有三种病态的思维方式。
1、恐怖化。我们通常在碰到事情时,不管事情的大小复杂。有时候我们自己会先让自己失败在前面。我们通常会想:万一失败了,我怎么办?万一上去了讲不出来话,我该有多尴尬,等等。。。
或许,你会说这是缺少自信的表现,也或许很多人,就是会这样,总是习惯性将自己放在不被别人关注的角落。
2、应该化。应该也是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碰到的一个问题。公司给你付了工资,你就应该加班,父母那么辛苦的工作供你上学,你就应该好好考取大学。
前两天看到了一个剧情,男孩幼年丧父,母亲通过绑大闸蟹来维持母子的生活,她对男孩说的做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因为常年工作被大闸蟹咬的伤痕累累的双手放在男孩面前,说:你看看我这双手,如果你不考第一名怎么对得起我。
每次考完学,如果男孩考的不好,母亲就会用捆大闸蟹的绳子捆着男孩打。
当男孩最后因为想逃离,走上犯罪的道路之后,母亲的一句话让我有些动容。
“我这辈子就是吃了没有读书的亏,我那样做是为了你啊。”
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为你好的劝说,就好像,我是为你好,你就应该按照我的方法。来活一个我希望的应该是你的样子。
而应该,也是影响我们情绪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合理化。或许很多人都进行过自我欺骗,特别是当自己因为惧怕而不敢面对的时候,我们总是在心底默默的告诉自己,就这样吧。反正已经没法改变了。就好像只有这样,就能显得我们不是那么懦弱,显得不会小家子气。
当然,如果作者只是告诉了你我们因别人而影响了我们情绪的原因,却没有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那估计我们都会跳脚骂娘。
所以,这本书的核心,也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怎样避免被他人影响的情绪。
这本书里面,作者提出了超脱前面三种病态的思维方式的第四种思维。通过分析自己在面对某件事情的情感、这种情感会引起的一系列后果,以及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情感,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我自己。然后想一想,我能用什么方法来反抗,是的,反抗我现在的这种的不理性的思维和行为。
总结一句话,也就是该怎样,才能变得更好。
其实这种方法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也就是我们经常说起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只是在我们情绪上来了之后,我们很难有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的发泄。因为这是我们的本能应激反应。
书中举了很多的生动而详细的例子,覆盖了我们生活、工作的所有场景,作者通过这些例子,一点一点的告诉你怎样去练习。无可厚非的,这种方法是需要我们刻意的去练习的。如果我们只是纸上谈兵,那我们也就永远都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最后,这本书想告诉你的是:生活中,并不是人或者事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不是被不利的事情搞的心烦意乱,而是我们面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和理念。理性的信念会引起我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反应。
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想法和思维模式,并且能够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与自己辩论,最终和自己达成和解。
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那,偶尔的我们被情绪所支配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为什么不能是我们的情绪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