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n explanation of the results. 阐述结果具有的意义。
2. Connection to previous research studies. 与前人研究联系起来。
3. Connection back to your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ypothesis. 与研究问题及假设联系起来。
4. An explanation about how the results might be generalized. 总结归纳。
讨论是为了给读者一个关于主要发现的总结,通过与以往的工作做比较、讨论未来前景发展、以及实验设计的任何缺点。
如果把介绍部分introduction当作是一个漏斗,那么讨论部分就是个倒置的漏斗,那么introduction和discussion共同形成了一个沙漏形状。讨论部分从最狭窄的部分开始,1. 通过在总结主要发现中回答研究的问题;2. 通过与其他研究对比逐渐拓展;3. 通过对研究发现做出解释进一步扩展研究主题。
虽然结果部分仅仅是提供了数据,但讨论部分对数据做出了解释,且不应该再提供新的结果。一个典型的讨论部分包括:主要研究发现,与文献中已报道的发现做比较,优点和局限性,对于临床应用/实践、未来研究的影响。
你需要做的?
甚至在收集第一手数据时就应该思考讨论部分。在开发、开展研究、分析数据、项目组会时,研究的各个方面、珍珠和陷阱(双刃剑)、以及与这一领域其他研究的相关性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对于那些有用的讨论,做好笔记、列一个关键词表作为提醒,并且时刻记得你的流程线。列一个那样的表能大大促进你讨论部分初稿的完成,并且可以作为论文这一部分的结构框架。
首先,陈述主要发现,就以同样的方式回答在介绍部分introduction提出的问题。如果你无法在三句话内陈述主要发现,说明你忘记了论文的故事大纲。不要浪费话语在细节上重复结果,如果对你的阐述真的很有必要的话,尽量仅使用数字或百分比。不要忽视或掩盖不愿面对的结果。审稿人无论如何会找出他们,如果你试图掩盖他们,将会对你论文大打折扣。此外,提及非预期的发现时,应明确说明这些发现是非预期的,与先前的假设无关,这样的诚实会让你的论文更有说服力。
列一个单独的分段来写研究的优缺点,任何研究都有其局限性,这是你应该提到的。有些时候可以利用明确的优点来平衡局限性,例如,提及辅助性分析。
写讨论部分的清单:
1. 检查讨论部分是否是明确倒置漏斗的形状,有着以下确切不同的部分:
- 主要发现的总结(我们发现了什么?)
- 与其他的研究做比较(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新的?该研究是否适合?)
- 优点和局限性(这一发现是否是正确的?)
- 影响(这一发现是否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它做些什么?)
2. 在第一自然段中回答研究的问题,并检查其是否与介绍introduction部分所提出的问题一致。(漏斗模型)
3. 检查确保讨论部分不会出现新的结果。
4. 坦诚地承认实验的局限性。
5. 确保讨论部分对于论文的故事线提供了清晰的结尾。(引用申明)
6. 制定清楚、简洁的一行话,作为论文的底线。one-liner
当和其他研究作比较时,讨论与您的结果存在差异和相似之处的原因,并且要提及这些研究的局限性(当然要尊重且客观地提出),重要的是要强调你的数据对现存证据的补充。
在写讨论部分时,想象自己在与一位感兴趣的读者对话,以期刊的视角,预测读者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将帮助你决定在你的讨论部分哪一层面能获得更多关注,并且大篇幅论述。慎重选用一些过于强烈的词句,尽量使用may、might。Show、demonstrate、suggest也比prove更合适,后者很少在研究中使用。
尝试制定可能的影响(对于临床实践 或 研究,根据研究的重点决定),永远不要只是写需要进一步研究(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这差不多就是要告诉人们不要忘了呼吸。不要“叫卖”或宣告未来的研究,因为杂志编辑和读者在那时还无法获取那些数据。信奉这一特别研究的独特性,始终坚守论文最初的故事线。
在讨论部分的结尾,根据该领域的证据及你的研究的局限性和优势,对你的发现做一个结论性陈述,试着把它想象成读者看完你的文章肯定会记住的一段话(可引用的陈述)one-l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