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成本
流量就是进入店辅销售漏斗的潜在客户数量。流量成本是指获得一个潜在客户的平均价格。这个数据指标经常在电商中被谈论。细分下来,有新客流量获取成本,老客流量获取成本。扩展流量渠道主要是针对新客流量来说,客勤关系的维护更多是指前期铺垫,提升老客回访的机率,以此减少流量成本支出。
案例剖析:
我曾看到附近市场,卖肠粉店和汤粉的共租一个店面。早上经营早餐的店家卖早餐,快到中午收摊时卖汤粉的店家开始经营售卖。这其实也是一种流量成本降低的做法。
流量成本的考量反映商家“寻找流量成本洼地”这一逻辑。
电商未出现前,店家要想获取好业绩,必须结合好地段(流量多)+好产品(好口碑)+销售渠道代理商(扩大地域)进行,再后来大家都这样做,流量成本洼地没有了;大家纷纷转向电商平台;再后来这种成本洼地没有了,于是借助于网红、直播形式(新的流量洼地)经营。认真的分析下近十几年来零售业的变迁,这背后也是各卖家不断寻找流量成本洼地的一部行走史。
刘老师提到的伞这个产品如何寻找流量洼地?
我的看法是:伞这个产品具有使用即时性,下雨时,缺伞的人马上就需要,这是一种场景(强需求,需要马上用到);夏天炎热,爱美之人出行会带伞进行遮阳,这是另一场景(用户自己会备好,对于商家来说是弱需求);
面对前者的使用场景,我们可以在所有地铁出口附近的小卖店进行挂靠售卖,每卖一把,给店长提供多少提成,这样做一方面减少单纯开伞店的巨大成本,同时也可以有效鼓励店家多卖多推荐。
同时可以与共享单车合作,借助共享单车可以任意行驶任意挂靠这种灵活性把销售面铺开,只要遇到下雨没带伞的场景,这种挂靠的伞就有销售出路或租赁收入。现共享雨伞的产品确实出来了,但挂靠地有限,而且使用是即时性的,雨停后伞的作用就没有了,这种情况下,单独弄挂靠点一方面成本太高,另一方面铺设点有限,倒不如利用单车的行驶灵活性一起合作,也许1+1>2.
针对第二种场景,不是即时所需,可以利用名人背书或网红,或直播的方式进行销售。因为在网上开店并不具有较低流量成本的获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