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不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此篇为记录子贡与孔子之间一段关于贫者和富者如何行为的一段话。
子贡问孔子:“贫困的人不谄媚,富贵的人不骄横,这样如何?”孔子答到:“这样是可以的。但不如贫困的人仍然安乐,富贵的人喜欢礼节。”
子贡听完说:“《诗经》上讲'骨器要切之后磋,玉器要琢了之后磨',是不是可以这样讲?”孔子答到:“子贡啊,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过去的你便知道了后来的。”
这段话生动的记录了孔子与弟子之间交流思想的情景。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是孔门十贤之中善言语者,利口巧辞,善于雄辩并有经商货殖之才,是儒商的始祖,子贡应该是诸多弟子中富有生意头脑的人才。
儒家主张“人素其位”,《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社会地位一部分取决于我们的出身,比如有人生于富贵之家,也有人生于贫穷之家,以及每个人不同的性情,有人善于经商理财,而有人善于做学问。子贡和颜回便是孔门下迥然不同的两个人,颜回贫而好学,而自得其乐,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可见儒家相对的价值取向,但子贡也同样为孔子称赞,足见儒家对于富而好礼者也是同样推崇,儒家的包容和多样性也是一大特点。
子贡认为居于贫困时做到不谄媚于世,即孟子所讲“贫贱不能移”,居于富贵时做到不骄横于世,即“富贵不能淫”,如此便是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行乎其事了。孔子认为仅仅如此不够,需居于贫困时安乐怡然,居于富贵时好于礼节。子贡的想法从“被动”出发,不谄媚和不骄横,是对于他人而言;孔子的想法是从“主动”出发,要安乐和好礼,是施诸于己,故孔子的境界显然更高出一筹。
子贡引用了诗经的“切磋”和“琢磨”来恭敬孔子的教诲。切磋和琢磨本是对是对于骨器和玉器而言,此处借指君子需不断磨砺才能趋于更高境界,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也。孔子对于子贡的悟性非常满意,便称赞他,是可以与他谈论《诗经》了,《诗经》一书在孔门教学中的地位极高,可见孔子对子贡才华的欣赏至极。
孔子这种“主动”性的人生观提供给我很多思考的内容,面对人生如果我们能更积极主动,从自身出发,施诸于己,不断磨砺自我,那我们的人生也将趋更高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