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开始,女儿开始在电脑上网课。今天早上,老公陪女儿在书房上课,我在房间看书。
不一会,就听见老公的怒吼:“我不是早就教过你了吗?怎么又不会了?不要学了!“
我心一惊,出去一看,女儿被吓得发抖,眼里噙着泪花,老公问她题目时,她只会发呆了!
唉!女儿暂时被她爸吓呆、思维短路了!想想,我在辅导女儿做作业的时候,也不知因为女儿的慢动作和不良习惯,发过多少次脾气了!每次发脾气时,女儿做题和读书的速度只会更慢和无效。
发脾气时,伤害孩子又伤害自己,可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为什么又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呢?
从老公对女儿的怒吼中,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作为家长,我们所缺乏的耐心和对孩子的尊重。
处在成长中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成长,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我们忘记了自己学习各种技能时的跌打摸爬,却要求孩子一步到位,企图拉着孩子立刻从学爬的状态上升到走路,甚至是飞奔的状态。
最可怕的是,当孩子没有达到我们自以为是的要求时,或者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时,很容易给自己的孩子贴上各种“笨,蠢、没救了”等等可怕的标签。
这些标签足以让你的孩子变成一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让孩子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无论怎么做都不会成功。
与习惯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的家长不同,有的家长则喜欢给孩子贴“聪明、听话、天才”等标签。但过犹不及,可能又会给孩子另外的错误认知。
当孩子获得成功,你表扬他聪明、有天赋的时候,可能会被孩子解读为,“如果失败,那么我就不再聪明了”。
于是,孩子会选择放弃挑战有难度的事情,只愿意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内,这样他们就能够保持不败,始终做一个聪明的孩子。
不管是尖酸的指责还是一味的表扬,都有可能把孩子限制在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环境中,即使是成长中的孩子,也会慢慢变成固定型的人。
《终身成长》这本书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告诉我们:当你想对孩子表示赞赏的时候,要避免对他们的智力和才能作出评判,正确的选择是夸奖他们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
如当孩子解决了一道难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你不断想办法解决问题,问题都给你打败了!祝贺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解题思路。”
面对问题,我们要多一分耐心,尊重孩子的成长轨迹,允许孩子在尝试和犯错中成长,鼓励孩子享受努力寻找方法的过程,让孩子摆脱各种标签,成为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
而这一切,首先需要家长变成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的神台上,对着孩子颐指气使。要相信自己的成长,更加相信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