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浑浑噩噩十年君
第九节 入襄阳
襄阳城虽然颇有积粟,可供吃十年,但是盐、柴、布帛缺乏,特别是盐,几乎是生活必需品,长期缺盐人体会出现四肢无力、神经衰弱等症状,严重的会昏厥。京湖置制司多次组织输送,但是效果不大,杯水车薪,难以为继,襄阳城内军心开始浮动。
京湖置制使李庭芝对襄阳、樊城的情况较为了解,但握有重兵的范文虎不听他的调遣,李庭芝只得另想办法。
公元1271年冬,李庭芝探知襄阳西北有条清泥河,源头在均州(湖北丹江口),李庭芝命知均州刘懋,在清泥河源头打造战船,沿河侦查敌军动向,并制定作战方案。
刘懋监督打造了轻型战船三百来艘,三船连为一舫,中间一船装载一袋盐,布帛两百匹。左右两船则凿空船底,上面覆盖遮掩,每舫可载三十人。李庭芝出重赏招募出战勇士,获得三千人,都是襄阳、郢州等地骁勇善战的民兵,也就是说,这三千人并非正规军。
有了兵,还得有将领指挥。正规军没有将领愿意冒死统领这些他们认为的“乌合之众”,李庭芝又重赏招募将领。民兵统领张顺、张贵奋然领命,张顺绰号“矮张”、张贵绰号“竹园张”,从两人绰号来看,其体型也就跃然纸上了。两人都颇有胆略且勇敢,可以说远近闻名。李庭芝大喜,任命两人为都统,让其指挥三千应募民兵先行操练,择机而动。
公元1272年五月,汉水暴涨,李庭芝认为时机成熟,命张顺、张贵率军出动。出发前,张顺做了战前动员,张顺的话很简短,但相当有血性,也相当悲壮!
张顺慷慨道:“此次行动,唯有一死而已,你们有谁害怕,可以先退出,不要到头来耽误我的大事!”让人没想到的是,三千人当中,竟然没有一位是孬种!我们中华民族为何屡遭挫折,但越挫越勇、百折不衰,答案就在于此!
五月二十二日,张顺、张贵率一百艘舫,从位于均州(湖北丹江口)清水河源头中水峪出发,沿清水河顺流下东南襄阳。两天后,抵达襄阳西北高头港。张顺、张贵命舫队结成方阵,将火枪、火炮、木炭、巨斧、劲弩等搬至甲板上。当晚三更,起锚出港,以红灯为号,张贵领头,张顺殿后,乘风破浪,毅然扑向几十万元军结成的襄阳、樊城包围圈。
三千勇士行至磨洪滩(襄阳西北茨河镇),江面布满元军战船,无缝隙可进。领头的张贵毫不畏惧,擂鼓指挥冲锋,舫上火枪火炮齐射,遇有铁索拦江则先用炭火煅烧,再用巨斧斩断。前后摧毁几百根拦截江面的巨索,元军舟船虽多,水师虽众,但不敢撄其锋锐,都披靡退避。张贵指挥舫队,转战一百二十里,二十五日黎明,成功进入襄阳城内。这是自襄阳、樊城被围困以来,宋军有外援兵力第一次进襄阳,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极大的鼓舞了襄阳军民的士气!
三千勇士收兵清点人数,发现独独少了张顺,几天后,有具浮尸逆流而上,全身披甲,手持弓矢,直抵襄阳城边浮桥,正是壮烈牺牲的张顺。收敛时,张顺身中四枪六箭,满脸怒气,栩栩如生,犹如天神下凡。
经此一役,元军加紧了防范,水路连锁几十里,河中密布木桩,别说是船,就是鱼虾也难以暗渡。
张贵进襄阳后,吕文焕邀张贵共守襄阳,半年后,张贵觉得坐以待毙不是良策,又找到了两位水中奇才。他们可以潜在水里,几天不吃不喝。张贵请他们持蜡书去郢州(湖北钟祥),找夏贵求援。两人潜出水,回来报告说,夏贵答应在十一月七日,发兵五千和襄阳共同夹攻龙尾洲(襄阳东南汉水中)。
约定之日,张贵率军登船,却发现少了一位亲随,该人前晚犯错,被张贵打了军棍,怀恨在心逃了。张贵大惊道:“我的计划泄露了,只有尽快出战,敌人或许来不及反应!”
张贵鸣炮发船,乘夜鼓噪而进,顺流断索破围,元军不能抵挡。敌军沿江火把通明,亮如白昼。张贵领军杀至勾林滩,龙尾洲近在眼前了。
张贵借沿岸火光,遥望龙尾洲军船旗帜飘扬,以为是夏贵所部,心中大喜,发射约定暗号“流星火”。龙尾洲军船见“流星火”,迎面而来。张贵指挥船队前进汇合时,才发现迎来的船队全是元军。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前两日江面风雨交加,夏贵忧惧,不打招呼后退了三十里。而元军得到宋军逃卒的情报,派水师预先埋伏龙尾洲,以逸待劳!张贵等人猝不及防,被元军杀得大败,全军覆没。张贵身中几十枪,力不能支,被元军生擒。张贵誓死不屈而光荣牺牲!
其后,元军派四位降卒,抬着张贵尸首到襄阳,以此表示,襄阳成了死城,宋军救援襄阳,不存在任何指望,不如投降!此时,吕文焕还未丧失筋骨,将四位降卒斩首,将张贵和张顺合葬一起,立双庙祭祀!张顺、张贵入襄阳,是宋元襄阳之战的最后一抹红色!这种誓死的决心惊天!这种壮烈的情怀耀眼!这种不屈的精神永存!
佐料:夏贵担任两淮置制司咨议(参谋长)时,遇到一件有趣的事。
一天,夏贵外出到闹市,有一老妇拦马陈状,夏贵接过看后,不由大骇。原来,这老妇的丈夫,名字也叫夏贵,担任过金山水军统制,后来出征,下落不明,有人对老妇说,两淮置制司咨议夏贵,就是她丈夫。
夏贵解释不通,只好让她跟随回家,命子孙妻妾都出来,请老妇辨认。老妇看完后,惭愧难当,谢罪道:“我误听人言,早晨冲撞将军,甘愿伏罪!”夏贵心中怜悯,厚赠之。夏贵倒颇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