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条新闻刷爆了朋友圈,那就是有位大姐在1973年存到了银行里1200元钱,经过44年的利滚利之后,你们猜大姐最后取出来多少钱?其实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答案了,那就是2684元!很多网友调侃道:当初存进去一栋楼,如今取出来一张床。
在1973年时能有1200元的家庭是相当少的,那时候十几块钱就是全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啊。如果当初大姐的家人没有把这1200元存入银行,而是全部拿来购买当时一些艺术家的字画艺术品的话,结果可能就大不相同了,比如当时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傅抱石的画,当时也就几百元一幅,如今手里有他们几位大师画作的人市值几亿都不成问题。很多人看完后都会叹息,我这么些年花的钱存的钱其实和这位大姐的1200元存银行其实也没太大区别,早知道当初就买些字画收藏了,一切都太晚了呀!
著名评论家、收藏家马未都:“收藏什么时候都不晚,就跟结婚一样,不能说好姑娘被娶走了,就不结婚了。”只要善于寻觅,好东西总会有的,毕竟时代在发展,文化在发展,历史在发展,艺术在发展,代表这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品也在发展,好东西在发展的过程中时刻在产生着,就像中国的书画界,从没有断层过,甚至出现空前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马未都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又一轮收藏盛世尤其是大众收藏已经来临,注重收藏成为一个家庭需要去探讨注重的一个事情。
“我们历史上有多次盛世,都会创造出灿烂的文化。”马未都讲座开始,谈起了文化与收藏的关系。他说,从古至今保留下来的文字,可能是经过筛选的,总有缺憾之处,而保留的文物却可以反映当时的文化状态。
随后,马未都细数中国历史上的几个盛世,包括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北宋晚期、明代后期以及乾隆盛世。他表示,收藏需要了解一些历史,随后他向听众展示了近些年部分高价成交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图片及背后的一些故事。
随着收藏热兴起,不少古玩价格一路飞涨,这也让想要涉足的藏家感觉难以下手。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还想收藏该怎么做?其实可以放眼未来,着眼于当下,当代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就是不错的选择,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等等这些艺术大家的画作现在拍卖动辄就是过亿,可是放在几十年前也就一壶好酒、一个月工资、几个月的收入就能换到。如果当时能省口酒钱换回一幅齐白石的画那今天你就是亿万富翁了。马老师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重新活过一次,那么肯定都是人生赢家。就比如说各位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的话,早些年多换些字画,现在各个都是富翁了,不过可惜的是,人生没有如果,世上也没有后悔药。
“收藏什么时候都不晚,就跟结婚一样,不能说好姑娘被娶走了,就不结婚了。”马未都说。与以前相比,现在学习收藏的途径非常多,不仅有很多相关书籍,同时各大当地博物馆、艺术馆举办的各种展览也很多,专家云集的新办艺术馆更是凭借优良的服务和专业的资质成为当代老百姓收藏学习的基地,还有大城市一些百年老字号比如荣宝斋,再比如拍卖公司的预展也是藏家学习知识的途径。
艺术品收藏正从小众化变为大众化,在新中国这样一个盛世之下,国家政策空前推动文化艺术行业的繁荣,提倡文化自信,习近平十九大上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种自信哪里来,说简单了,其实就是对中国权威艺术品、文化品的自信和信赖,比如对中国国画的自豪,对中国景泰蓝的骄傲,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等,都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马未都认为,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盛世之下,收藏保真的高端艺术品,会是利国利民利家利己的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