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反思与反省,我们又能如何

老家是心灵停靠的港湾
这里有纯朴的老乡与善良的村民
跟他们交流能感觉那种真诚
前提是不要待太长时间
距离产生美在这里被展示的淋漓尽致

一起待的时间越长
就会发现越多的代沟
那种深入骨髓的固执会让你不断降低心理阈值
直到老婆夸你“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能长出你这种人也是奇迹”
总结了一下
是很多老乡缺少了“反思”和“反省”精神

我们有时把“反思”与“反省”等同起来
这其实是极大的误用
“反思”是西方哲学中专用的一个名词
它是与“直思”相对的概念
所谓“直思”便是把感知能力直接投射到对象上
而“反思”则是用思想反过来思想思想 用感知反过来反应感知
“反省”则是对自己心智模式的一种监察模式
“反思”与“反省”是人类摆脱低级趣味的重要标志

为什么要提这两个词呢
当你跟越是文化程度不高见识不多的人交流
就越发现那种囿于自己认知的局限
甚至完全是无法撼动的固执状态
这让我想到王东岳讲东西方文化
帮他找到了许多例证

我发现教育对人的思想的改善是挺大的
这其中就是语言对人类思维模式的影响
虽然中国的文字有象形的成分
但现在绝大多数被简化了 很难通过字形辩认
所以认字的过程也是逻辑思维建构的过程
就像《降临》这部电影中外星人通过给人类文字
最终教会了人类预测未来的方式
而寻些认字很少或者文盲老乡
他们少了书写语言的认知渠道
自然就少了一种建立新思维模式的渠道
我将其定义为逻辑思考的模式
所以跟他们交流更多应该用爱 用情感交流
而不能说理性交流
否则会死的很惨
因为再精密和严密的推理
都抵不过他们的一句“你展示给我看看”
我突然明白了很多基督教徒在传播福音时遇到的困境
“既然上帝是万能的 如果他能马上变朵花 我就信基督”
经常遇到这种“唯物主义”者的诘问 又怎么同频沟通

当与很多老乡交流之后才发现广大农民力量之强大
那种基于动物式“唯物主义”和基于生存构建的认知模式
在不断的强化着他们的认知方式
他们不会也无法听懂你的规劝
能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时间”
问题是“时间”对每个人都是稀缺资源
而我不断思考问题则是
一旦失去了反思与反省
我们又能如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