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如何高效学习》的第一章整体性学习策略,本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建立一个学习更好的模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本书的作者是被人称之为天才的人,而他认为这是学习方式不同,聪明人在学习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技巧,聪明人会有意识的去运用,而大多数人则是无意识的应用,不同的策略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把这些策略综合在一起就是作者所说的整体性学习策略。
三种观点
结构:一系列联系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建立知识结构,目的就是在各种知识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反思自身学习过程中,确实是从未有意识的去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身的知识储备,用的时候脑海中不能立刻浮现出学习过的知识,一片混沌的感觉,所以建立有结构的知识有助于理解和学习记忆。
模型:是简化的结构,结构的快照,更为简单和储存,通过将一些核心概念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创建一个模型,就像是结构的种子,是一座建筑的地基和框架,是知识的核心概念。
高速公路:结构与结构之间的联系。
整体性学习的顺序
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测试
获取阶段要求自身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大容量的信息;理解阶段要求对获取的信息理解透彻,光获取而不理解是填鸭式学习,没有价值;拓展阶段才是整体阅读的开始,深度拓展就是刨根问底,这个知识从何而来?结论来自何处?谁提出的?在什么背景提出的?横向拓展就是类似的结论有哪些,这个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主题阅读一样,在同一领域或者知识中还有哪些相似的结论或者发现;纠错阶段是知识网络的修剪工作,剔除不需要的联系;应用阶段,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目的,比如我正在学习PPT的制作,那么学了之后在下次公司的年度工作报告或者QC报告等PPT中,我就会用到所学的知识,不用的话永远知识将知识储存在那里,越用才越熟练,测试阶段就是每次都反问自身问题。
信息结构
随意信息—观点信息—过程信息—具体信息—抽象信息
随意信息指的是一些死记用背的知识逻辑性不强,观点信息顾名思义就是阐述一个观点,过程信息讲述一个操作过程,就像是SOP标准作业指导书,具体信息感官的信息,抽象信息是数学,心理学等。我们学习一个新问题的时候,首先得判断信息属于哪一类,然后再决定用哪一种方法或者采用何种技术去学习,和估算可能带来的困难。
学习的目标
学习的时候,应该时常思考自己为什么学习?学习这个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学了之后有什么用处?比如我学习这本《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我的目的就是提高我的阅读和学习能力,我常常想自身并不是很懒惰,为什么学习老是中等,看了这方面书籍多了,学习了正确的方法,虽然不能保证自身能一下有个大跨越,但我也能渐渐感受到如果坚持按照书中所讲的方法去学习和思考,日积月累必定会有改观,这个就是我学习这本书的目的,学了之后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