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彼得森是美国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的演讲视频播放次数上亿,被学生评为能改变人生”的人,观看过他演讲的很多人都说彼得森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他的著作《人生十二法则》更是2018-2019年的现象级畅销书,两年狂销300万册,在52个国家雄居图书销售榜。
彼得森有个绰号叫“龙虾教授”,当然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吃小龙虾,而是他常用龙虾来和人的社会做类比。
彼得森教授颇有耐心地详细地描绘着龙虾的生活,是如何寻找到合适的领地,在领地如何确立等级,等级确立后又会得到什么,以及怎样维持等级,这种已经存在了3.5亿年的生物,无论是生理、行为,还是社会性,都有和我们共通的地方。
胜利的龙虾趾高气扬,分泌出更多的愉悦激素;失败的龙虾垂头丧气,同时体内分泌出更多的不爽激素。两只虾呈现出的状态又进一步分化着距离,所谓赢家通吃,是赢一次后产生的自信又让下一次的赢的机率变大,如此形成正反馈,随着赢的次数增多,资源进一步集中,更大的优势就形成了,甚至有了承受失败和试错的能力。失败后的挫败感令人难受,或者会逃避挑战,或者会产生“我不行”的自我认知,如果在面对下一次的失败,甚至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觉得根本不拥有反转的可能。
我们像龙虾一样,无时不关注着自己在各种关系里的位置,就好像大脑里有一个计算器一样,计算着我们处于社会层次中的等级,等级越高,拥有的资源越多,安全感和富足感就越强,分泌血清素这种令人平静愉悦的激素就越多;如果反之我们如果计算出自己处于社会层次中的低级,就会让血清素减少分泌,会保持持续的警惕和过度的反应,这会消耗你的心理资源,产生抑郁或焦虑。
计算器是如何工作的呢?人们怎么判断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从而做出反应的呢?是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形成一套判断标准,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童年时期,如果你的每一个要求都能得到母亲的回应,你感受到母亲亲切充满爱意的关怀,及时而充分地满足你的愿望,你会觉得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重视的,愿望是可以得到实现的。如果相反,你的要求常常得不到母亲的回应,常常被忽视或拒绝,你会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重视的,不能把愿望寄托于别人身上。你的计算器在亲子关系上已经发挥作用了,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更自信和乐观,在忽视中长大的孩子更疏离和冷漠。
在少年时期,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指学习成绩好,而是包含有组织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受欢迎、有体育或艺术方面的才艺等各方面的突出,那么都会有受到肯定和表扬的机会,而老师和长辈的赞扬、同学的欢迎、取得成功的表现都会在计算器上得到高分,增强我们的信心。而考试的失败、被批评、受排挤等不良经历就会让计算器上显示我们不行,不配拥有美好的未来。
在社会这个更为复杂的环境下,接触到的人和事就更为多元化了,而计算器也在一刻不停地发挥作用。入职成功,高分;面试失败,低分;领导器重,高分;被冷落,低分;赚钱多,高分;赚钱少,低分;异性青睐,高分;异性拒绝,低分。得到高分时人昂首挺胸,血清素和多巴胺增多,人感觉良好;得到低分时人垂头丧气,血清素和多巴胺减少,人感觉低沉。
人真的和龙虾一样吗?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可是毕竟人是会反省的,不会安于被计算器控制的状态。认知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果把计算器上的得分当做现象,把反应当作行为,那么两者中间还有一个中间结点,称之为“解释”。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是你会如何行为的关键。
以从小生活在有暴力的家庭的孩子为例,孩子看到父亲使用暴力,他会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如果他认为暴力是家庭的组成部分,用暴力解决问题是成年男人的方式,那他就可能会在长大后重复父亲的模式,也成为一个施暴者。如果他认为有暴力行为的成年人是错误的,是令人无法接受的,是让孩子遭受巨大心理创作的作恶者,应该受到惩罚。那他会在自己成年后的家庭生活里避免父亲的不良示范。
同样的原理,人遇到失败很正常,关键看你如何解释失败这个现象,有的人是宿命论者,会困为失败得出结论,这就是他的命,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只能听之任之;而有的人是成长型,会觉得失败是因为某一方面的原因所导致,只要克服了,就能取得成功,或者是证明了应该从另外的方向努力,总之一切都是在发展变化中,未来还有机会得到成功。
如果仍以龙虾做对比,有的人计算器上一显现低分,就会显现出失败的姿态;而有的人即使计算器上得了低分,仍会像一只胜利的龙虾一样,昂首挺胸。
认知行为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事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解释这个事情 。人可能会像龙虾一样做出一些即时的反馈,但是人毕竟不是龙虾,人有分析判断理解事情的能力,把一时的事情,加上时间和成长两个维度来看,可能会得出完全不需要丧气的结论。
计算器只是一个工具,像体温计、体重称一样,只反应此时此刻的一个指数,起参考作用而已,不足以给人生下结论。,当我们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自身、此时、得失时,我们以人类、一生、发展的眼光来看事情时,会产生另外的感觉,也会做出不一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