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今天是我的生日,大约只有我妈妈是真记得的。
妈妈和二姐一家在姐姐家吃长寿面为我庆生。我和娃去印象城下馆子,娃提议吃麻辣香锅。昨晚入睡前友情提示了先生,
我亲爱的先生不管哪次暗示或明示通通发红包应付,13.14,总不会出错。经过明示,先生才想起来是我的生日,并计划于我的阳历生日之际回家来庆生。
其实我自己对生日是无感的。在我们老家,认为过生日的人是"长尾巴",需要吃面吃饺子,寓意"咬贼",而且吃饺子的人越多越好,表示这一年的灾星就被越分越小,大约是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的效果。所以,但凡吃饺子时,奶奶都会给四邻每家送一碗,共贺生日。
我们家过生日的传统是寿星吃一个煮鸡蛋,应该是表达圆满的愿望吧。我小时候鸡蛋也属于稀罕物,长辈给吃个水煮蛋和如今的生日礼物同等规格的重视。另外,生日在农闲时节的,会吃一顿饺子,农忙时只能一碗打卤面交待了。
我生在五月,正是忙的当季:地里的主要经济作物香瓜菜瓜成熟,需要进城卖瓜变现;麦子该收割并且脱粒后上房顶晒干再入库,所以在我记忆里,我过生日时只有煮鸡蛋可吃,极少一家人一块吃饺子。收成季,爸妈他们经常顾不上回家吃一顿饭,我怎么会胡闹呢?
家里的生活习惯会伴随终身,所以,我对生日是不甚重视的,直到我去郑州读书,才知道过生日的诸多套路:要吃生日蛋糕,并且将奶油当武器相互攻击涂抹,此为庆祝方式;亲人朋友间送生日礼物以示关心和庆贺,满满的仪式感;亲近的朋友唱生日歌,吃一顿,把酒言欢……
从九月入学,我们寝室来自北京的老三国庆节过生日就是这般流程,随后老二老大,第二年老五老六,然后放假前就是我老七,挨个过了一遍生日。我印象中好像1994年的那个生日,是我唯一的一次吃生日蛋糕的仪式。
1998年的20岁生日时,单身楼的几个小伙伴,段工组织,刘工车工小郭和我,我们一起泛舟迎泽公园,为我庆生。当年情窦初开,狂热的暗恋加明恋一个男生,终究是无果而止。这也是唯二的生日仪式之一。
除此之外,好像再没有印象深刻的专门的生日宴。这么些年,不习惯当主角,只想远远的当观众,最好是存在感极低的观众,所以我也不会主动策划自己的生日。认识先生十六年,每年先生都会给我添置东西,或首饰或衣物,或喜欢的书用物,但先生从来不会说这些是生日礼物,他认为太虚,给实物符合他的价值观,现在我的笔记本也是生日期间收到的礼物之一,权且认为都是务实的先生送的生日礼物吧!
至于女儿,今天吃饭时,居然给我一个鸡翅吃,说是因为妈妈的生日就让一个给妈妈吃算生日礼物,我也算心领了,放在平时,锅里的鸡翅从来没有我的份儿。这位抠门的初中生,宣称:妈妈过生日不能生气,所以得照着我的规矩来!我们俩一整天没起龃龉。
生日快乐!我祝福自己,每天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