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朴茂敦厚、丰腴健硕
《张迁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重、丰满,与《西狭颂》《乙瑛碑》的圆融不同,其主要体现在用笔的切锋、铺毫、提按变化上。一般的隶书往往是横细竖粗,撇轻捺重,而《张迁碑》中的横竖撇捺均没有分明的粗细要求.变化的规律性不强,近乎是随手而就。尤其是一些主笔、大横,切锋宽厚,中锋铺毫重按而行,却粗而不笨、厚而不肥,清方朔评此碑“雄厚朴茂”。
2.笔法斩截、气势雄强
《张迁碑》用笔以方为主,横竖的起止、连接处多用方折,偶以绞转,人笔方劲、过笔遒缓、收笔雄峻;撇捺收势圆劲丰健、笔势雄强,尽显笔法斩截之美。清杨守敬《平碑记》云此碑:“其用笔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上尊号奏》《受禅表》《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另外,南朝《爨宝子碑》的笔法也为其嫡传,可见《张迁碑》笔法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3.拙中寓巧、极尽变化
《张迁碑》用笔沉厚、古拙,但这种沉厚、古拙的气象与《部阁颂》以及东晋的《好大王碑》又有不同,此二碑笔画线条圆融粗实、浑穆内劲,用笔少有提按、方向等变化。而《张迁碑》中无论哪一笔画,线形变化都极为丰富。如大横中的上翘横极具舞动之意,不同笔画中的藏锋、露锋用笔体现了收放变化,腰细横、腰细竖、腰细撇等极为纤细、欲断还连,厚重之中显灵动。
此外,《张迁碑》的8个基本笔画有近百种变化、写法,使得方正古拙的汉碑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二、基本笔画与例字
1.点
点是所有笔画的开端和基础。宋代书家
姜夔在《续书谱》中云:“点者,字之眉目,全借顾盼精神。”《张迁碑》的点生动多变,形态各异,尤以方点多而引人注目。
(1)基本笔画
方点:方折起笔、方向多变、挫锋方收。
方点:方折起笔、方向多变、挫锋方收。
尖点:四面出锋、稳住笔锋、尖而不锐。
尖点:四面出锋、稳住笔锋、尖而不锐。
圆点:圆融饱满、提笔圆转、含蓄出锋。
圆点:圆融饱满、提笔圆转、含蓄出锋。
(2)点的变化
长点:是方点、尖点、圆点的延伸,所以有方、尖、圆等变化。写的方法与三种点一样,只是形态较长,同时需要注意不同的方、尖、圆形态的区别。
(2)点的变化
折锋点:逆锋折笔、右上稍提、折锋右下、左下撇出。
折锋点:逆锋折笔、右上稍提、折锋右下、左下撇出。
组合点:横两点、横三点、竖两点、竖三点、小字点、心字点、下四点。
2.横
横如字的大梁,字要稳,横须先稳,或平或斜,重在得势,要平直,又要生动多变。《张迁碑》的隶书横画分波横(主笔横)和平横(副笔横)两种。
(1)基本笔画
平横(副笔横):起笔方折、行笔平直、顺势出锋。
(2)横的变化
重人轻出横:起笔逆锋、渐行渐提、收笔少驻、右上出锋。
轻入重出横:起笔藏锋、右行铺毫、收笔重顿、右上出锋。
3.竖
如果把横画比作房子的大梁,那么竖则好比房子的立柱。汉隶虽取横势,但纵向支撑的竖画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且汉隶中唯有《张迁碑》的竖画变化是最丰富的。
(1)基本笔画
直竖:藏锋逆人、右切向下、收笔稍驻、挫锋提笔。
弯竖:向左弯曲、挑尖或停、自然多变。
(2)竖的变化
重人轻出竖:起笔方折、折笔向下、边行边提、自然收笔。
粗短竖:藏锋逆人、切锋宽厚、重按涩行、挫锋缓收。
4.波挑(撤)
隶书中的波挑在楷书中变为撇,是向左挑出的一笔,《张迁碑》中的波挑有弯、斜、直三种,因斜度不同而各具变化。
弯波挑:弯度稍大、尾部上扬 【三国书法家www.shufaai.com】,或用钝笔,或出锋尖。
斜波挑:斜而不扬、波磔配合、和谐舒展。
5.波磔(捺)
隶书的波磔在楷书中变为捺,是向右伸展的一笔,用以显示隶书“八分舒展”的特点。《张迁碑》的波磔虽有粗细变化,尾部亦较上扬,却不过分舒展和张扬,而是含蓄内敛,敛而不发,有斜波磔和平波磔之分。
斜波磔:势斜而长、头细尾粗、纵笔右放、放而能收。
平波磔:其势稍平、尾部上扬、不突不飘,多用于之字底。
6.挑
汉隶中挑画的书写较为简单,变化也最少。《张迁碑》中的许多挑画均采用横法,但也有一部分保留着出锋尖收的特征。
斜挑:逆锋左下、折锋右下、转锋右上、快速出锋。
7.折
篆书无折,遇弯时则改变笔画方向,以圆转出之。隶书变圆转为方折,棱角分明《张迁碑》的折笔稍方,不上耸、不断开,而是折为棱角,方尖劲利,别具一格。
横折:横竖合成、其势平直、方棱方角、精神外耀。
竖折:竖横(磔)合成、方棱方角、磔尾稍平、笔末上扬。
斜折:多为三角、撇斜横平、形尖而方。
弯折:势弯而圆、不露棱角、转以成圆。
8.钩
篆书无钩,若遇钩时皆写成圆弧状。隶书产生即出现了钩,但与楷书的钩不同,书的钩形体弯转而含混,有时形同弯竖,且有尖、方之分。
方钩:其形方粗、朴厚方拙、顿笔回锋、亦可不回。
偏旁部首与例字
点画是汉字的基本零件,偏旁部首则是汉字的配件。学习隶书,不仅要写好由基本点画组成的独体字,而且要熟悉、了解并掌握汉字的偏旁部首,写好由偏旁部首组成的合体字。
汉字中合体字的数量很大,形态变化较多,实用性也较强。在学习中只有系统、认真地研究偏旁部首,分析和了解它们在字里的长短、大小、斜正、宽窄及巧拙变化,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汉字的偏旁部首。常用的偏旁部首有70多个,一般归纳为左偏旁、右偏旁、字头、字底和字框5类。
隶书的偏旁部首从篆书演化而来,有不少字还保留有篆书的形态和写法,但大部分已完全隶化,简省变化 【天津的书法家www.shufaai.com】,具有自己的风格特点。隶书的偏旁部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独立成形,合也美、分也美,给人以端庄、朴厚、典雅的感觉。
《张迁碑》的偏旁部首更是别具风格,呈现出大小、方圆、斜正、长短、粗细、宽窄、巧拙等多种变化,搭配和谐、自然多变。
1.横向分布
(2)右偏旁
2.纵向分布
(1)上偏旁
(2)下偏旁
3.斜向分布
(1)左上偏旁
(2)左下偏旁
(3)右上偏旁
4.框型结构
(1)门字框
(2)同字框
(3)三框
(4)四框
四、《张迂碑》原碑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