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个案诊疗课程概述
1.案例一般是学员提出的,眼前的有条件继续调查和干预的,每个人的案例都要讨论,至于先讨论谁的案例,看情况安排最好,自愿。
2.讨论某个学员的案例,本人自然要发言,其他人也都要发言,但也不是非说不可。
3.案例提出者不但要详述案例,而且要点明“我想解决什么问题”,目标要说得清楚具体。
4.注意案例提出者所设定的“要解决的问题”,也可能不妥,讨论者对此可以提出异议。讨论不是非沿着案例提出者设定的路子走,一切都可以质疑和探究。
5.发言者有时会陷入困境,拿不出诊断结果,这有可能是发言者的能力不够,也可以有可能是案例提供者所提供的材料不足,无法分析判断。这时发言者可以请求案例提供者进行进一步调查,拿出新的材料。这就像医生确诊之前,要请病人去做有关项目的检查一样。
6.发言发言没有先后顺序,谁先想好了谁说。
7.你可以发表任何意见,但必须说明理由和依据,不允许只表态不加分析,因为那就不是讨论了。
8.后发言者若同意前面发言的意见简要说一下,赞成哪一点就行了,不要重复。要尽量说点别人没有说过的话,但也别故作惊人之语。
9.不同意谁的意见要直说,不必客气,课堂不是社交场合客气话少说。但是你不赞成对方的意见,必须说明理由和依据。请把注意力集中在思考问题上,少关注人际关系。
10.每个人都要注意:一定要养成一种习惯,发言之前,先设想若干论敌在不停的反驳自己的论点,想想他们说的是否有道理,我怎样答复之后再拿出意见。也就是说你的发言应该是没说出来之前就“自己和自己讨论过”,它是“经过初步锤炼的产品”。在我们的课上应逐渐消灭“不假思索。拿起来就说”的发言,那种是很难有什么进步的,那不是发言,是发泄。要养成“三思而后言”的讨论习惯。
11.个案诊疗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一个是“怎么办”,前者为“诊”,后者为“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