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我突发奇想,
想知道我的同学们都是怎么发朋友圈的。
虽然我每天都在翻阅朋友圈,
但却也只是匆忙过一遍而已,
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所以我花了一些时间去翻阅了一些人的朋友圈,
也浏览了最近的朋友圈动态,
然后得出了一些惊讶的结论。
1,流利阅读真是牛逼!
每天都看到这样的句子
“精读英文外刊第几天”,
有的人已经读了将近一年了。
这个朋友圈打卡实在是厉害,
病毒一样地轰炸朋友圈。
当然除此之外,
还有极光单词,学口语第几天,
百词斩,扇贝单词,轻听英语等等等等,
让我一度觉得这帮人真是自律,
每天都学英语,
然后自己自惭形愧。
2,朋友圈三求:
求点赞,求火车票加速,求投票。
总有什么抽奖促销之类的活动,
需要参与者发朋友圈得到一定数量的赞
然后截图给主办方看。
然后,各种求赞。
总有一大堆买票加速的软件,
买个票需要转发求好友加速获得加速包,
然后,各种求加速。
总有一大堆投票,竞选学生会主席,
竞选优秀节目,竞选优秀学生代表…….
然后,各种求投票。
3,公众号文章。
你要碰到个写公众号的(比如我),
每天都发自己写的文章到朋友圈,
好友看到偶尔点个赞,
看多了直接就跳过了,
发的太频繁好友都有点烦,
索性屏蔽掉吧。
(哦,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每次发到朋友圈,阅读量没增加多少)
好的,排除掉这三种情况,
朋友圈动态还剩什么呢?
答案是几乎没剩下什么了。
也就是说,
大学生们除了这三种情况外,
都很少发朋友圈,
甚至有些同学一年也不发朋友圈,
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想过发朋友圈。
其实,在朋友圈功能发出来的那会,
朋友圈真的是很热闹。
你分享一个小故事,
我分享一首自作的诗歌。
你分享了一家吃过的好吃的餐馆,
我分享一个看过的好看的小说,
即使是路边的小花,
即使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物,
都可以成为朋友圈的内容。
而现在,我们打开一看,
翻五分钟也看不见正经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呢?
看过一个回答,简洁又干练。
“不发憋屈,发了矫情。“
原来,很多人发完朋友圈就怕
同学们以为你咋这么矫情呢?
不就这点小事吗?
还至于发朋友圈?
是想炫耀还是干嘛?太low了!
其实,我们都有倾诉的欲望,
都有交流的想法,
只是我们怕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
在别人眼里是炫耀或者低级;
我们觉得难过的事情,
可能在别人眼里是矫情和懦弱。
所以,我们编辑了一大段话,
配好了图,但按发送键时,
又犹豫退出了;
我们半夜发了条朋友圈,
不到十分钟又觉得太矫情,
于是赶紧删了。
除了这个原因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我们朋友圈里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杂。
加个社团需要加许多人的微信,
参加个志愿者活动也需要加许多人的微信,
当然还有各种老师的微信。
人一多,我们的涉猎面越来越广,
自然也就越不敢轻易吐露心声了,
因为怕自己发的内容会给他人
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异动?
会不会使得别人对号入座?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同学发朋友圈吐槽他物理老师上课的方式,
结果被加了他微信的另一个老师看到了,
而那看到的老师正好是物理老师的好朋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发朋友圈,
虽然有屏蔽功能,虽然有分组可见,
但是一不小心遗漏了呢?
还是不发的好?
不发就没有了顾忌的烦恼?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
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成熟起来了。
他们明白,发朋友圈并不能
分享快乐,承担悲伤,
因为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
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就像鲁迅说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们发了多少的朋友圈动态也罢,
多少人点赞也罢,
我们看了哪场电影,
跟谁一起吃了饭,
对别人来说只是他们生命中的插曲
生活所有的一切,酸甜苦辣,
最后都需要我们自己承受,与别人无关。
我们的伤心难过,
最后都要自己解决,
别人最多安慰你一下,
然而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自己去想办法。
就像村上春树在《舞!舞!舞!》中写道,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
不准回头看。
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
你要听话,
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是啊,我们最后都成为了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不会再精心雕琢地发朋友圈了。
我们从“全部可见”到“分组可见”,
从“随时可见”到“半年可见”……
到现在,无论悲伤还是欣喜
都没了发朋友圈的兴致。
因为,生活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
写到这,原本已经结束了。
但是我朋友圈有人求投票,
所以我也来帮忙求投票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