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用户故事地图(下)
【字数】:980
1、一个故事
这里我突然想起了网上的一张图片(如配图),客户说出来的故事,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最终实际上,客户说出来的和真正想要的都不是一致的,客户也会骗人。图片很生动,以前看到的时候,也就猝尔一笑,现在结合《用户故事地图》这本书结合来看,可能也是受到了多么严酷的摧残才会有这样的意境吧。
2、讨论是最好的传递方式,停止对写错完美文档的追求
用户故事之所以叫故事,因为他是要讲而不是要写的。有不少人相信肯定有完美的写文档的方法,如果有人阅读文档后产生了误解,说明错在写文档的人或者是读文档的人。事实上,写的人和读的人都没有错。同样一份文档,阅读的人不同,各自得到的信息也不一样。
所以说,如果我们每个做开发的都能参与到用户故事的讨论当中来,会大大减少研发过程中对需求细节的讨论,从而加快产品的交付效率和质量。
这一点,我个人是比较有体验的。在实际开发中,评审的时候,下面的开发人员会经常问出很多原始的问题,但是每次我都能够比较快速的回答出答案,诀窍可能不是我对业务有多熟悉,我是站在我是一个客户的角度上去构建我自己的用户地图模板,会想,如果我是客户,我会怎么办,我想要什么,我能得到什么。
3、创造计划与用户沟通
文档通常只描述我需要做什么,缺没有说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开发者,要创造机会,去了解用户的使用动机的人保持沟通,总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更有效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方法。但若是不去开始这件事,你永远都不会有计划知道这些。现在我们在实行的轮岗机制就是很好的例子,现在可能是半强制,等什么时候,养成习惯了,随时去找到业务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火花出现。
4、要能够质疑用户所说的内容
用户在口述需求的时候,可能会带有一部分的实际业务场景,但是他们并不会说出全部内容,我们要带着质疑的眼光去看待。甚至说我们在设计好原型之后,用户看到很漂亮的原型,也会很开心说这正是他想要的,但最终产品出来之后,结果可能不一定会很好。客户说的不一定对,我们要借鉴一部分的对话内容,分步写出用户故事主干,用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用户地图,才能做成一款客户真正想要的产品。
5、用户故事的模板
作为【一个用户】,我想要【某个产品】,这样我就可以【获得某种利益】。通过用户故事的模板,我们可以强迫团队成员停下来思考清楚几个问题:用户是谁,他们需要什么特性,解决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