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本质上是两场冲突,一场是自我内部的冲突,即个人心愿,情怀,或期望等的内部系列的心理情感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先设定价值取向的落差冲突,也就是内部自我冲突,是内源性冲突;另一场是内部的诉求与外部环境的不协调冲突,是外源性冲突。两种冲突中, 当差异是良性正面符合预期时,情绪是以愉悦,满足,快乐,感激,和轻松等良性正面表现形式显示,当差异是负面落差时,情绪就会以愤怒,失望,悲伤,哀嚎,怨恨,和紧张等非良性负面表现形式显示。可见情绪的发生是源于实际值与预期值的差异造成的心理应激反应。
那么通过对差异的分析,在常规影响因素可控条件下,借以调整预期值,与创造环境,改善实际值,情绪应该是可控的。提高理性认知是第一步,而知识和德行是认知觉悟提高的前提。要明白,芸芸众生中,任何个人都是微小的,即使是有影响力的人物,在非关联人生的各自轨迹运行中,在别人看来,也是若有若无的存在。是故,人不可能要求外部世界去迎合自己,只能自己去适应多变的多样化的外部环境,学会或调试自己如何与外在的世界良性理性的相处。比如,人要外出,期望风和日丽,但若老天偏刮起了风,下起雨,飘了雪,此刻,你可以生气或郁闷,也可以无动于衷,安宁恬淡如常,甚至反而升起心中的太阳,构建自我内部世界的一片晴空万里。完全取决于自我选择,而该选择又受制于出发前的任何期望值的设定和自我对生命的觉悟认知。是故, 情感体验是个人的主观认知,与外在关联不大,无需受困于外物,当然特殊情况除外,当外部环境出现非常理的恶性破坏性事件影响除外,因为它是破坏了公序良俗和引发公愤;或外部环境出现意外的良善建设性感人事件,因为它给人带来意外利益收获。
所以,请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因为情绪不是单个人自己的事,它具有传染性!人应积极建设良性情绪,传递正能量。可是面对纷扰时,如何才能自我安宁呢?当纷扰敲击心门时,只要不升无良欲念,不做敏感回应,理智守护心门,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有当无,存在当不存在,屏蔽这些人世间主观虚幻纷扰,杂物碎石就进不入自我世界,投不进心湖, 本来平静的湖面就不会有涟漪泛起,进而就能做到心无所住,水过无痕,和雁过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