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对“医院”完全没有概念,一般的感冒父母就让我趴在床上,在背上滴点油,用硬币刮。那个疼啊,现在想起都觉得火辣辣的。再严重些就带我去看私人医生,地方就在医生的家里,要么开个处方吃药,或者打针。小时候最怕打针,于是每次吃药心理都不觉得药苦,即使是中药也如此。对我而言上初中之前“医院”这个词只是从书本和电视上看到过,不像现在一样医院到处可见。
我们老家现在已经四通八达,到处车来车往,因为那里漫山遍野都是果树,为了让外地的老板乐意来收购橙子等水果,就需要把路修好。真是那句老话:要致富,先修路。于是变成了今天这样通达。
而我记得在我刚上小学时,我们那里还没有水泥路,过了几年才有沥青路,夏天上学和放学光脚踩在上面一粘一粘的。那时我们老家处于非常偏僻的农村,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而且农活很多,大人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一般家庭很少吃肉。可即便如此,很少听说谁谁谁经常去看医生,像小感冒之类的晚上睡一觉起来第二天就好了。对于我们小孩子而言,每天上学都要走两三公里到学校,正常来回就五六公里,像我这种调皮的放学后还会到处乱串,一天光上下学都要走十多公里。
而且我们那时的小学除了教学楼的地面是水泥地而外,其他地面是纯天然的,一到课间休息我们就在教学楼周围地上玩弹珠、斗鸡、抓人游戏等,再加上放学路上到处游走,每天回家就跟泥人一样。那时虽然很穷,可每天过得很开心,也很健康很少生病。
或许正是小时候如此的经历,长大后很少生病,即使现在到快四十岁的我平时小感冒好好休息调养一两天就恢复了,几年都难得生一次病。或许同时也是由于自身对身体的重视,大学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中都经常运动,抵抗力也没有下降。
今年我按照医生的要求一个月带我妈去医院检查一下,连续三个月,昨天是第二次。虽然是二三线城市的市医院,一进医院就感觉到人山人海;早上九点过内诊室大厅外的座位都快坐满了。等了许久才去医生那里就诊,而后去抽血;下午等报告出来后去排号让医生看报告。或许是因为我挂号的那位医生很资深吧,他下午三点才就诊,而其他很多医生一点半就开始就诊了,结果就是我必须退掉原本买的最晚一趟从眉山到重庆的火车票,再买第二天的。
在医院里面的等待也是非常长,非常消耗时间,所幸的是我妈这次病情明显好转,也是很欣慰的了。
有时我就在想,现在为什么那么多人去医院?医院真的就那么好吗?当今是否很多人,不管是小孩还是老人动不动感冒就输液、住院,稍微不适就去医院呢?那真的好吗?
不管怎样,我真的坚信,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多接触自然、多运动,过简单而朴实的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就不容易生病、远离医院了。真诚的祈愿每一位朋友永远与健康融为一体,远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