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忙着实训,课程也进入期末节课备考阶段,紧张之余,翻看起《阿Q正传》.
说起鲁迅,可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界思想家,一生笔耕不缀,创造了大量作品,阿q就是他笔下一个典型人物.
阿q,一个具体姓氏都没有的靠打杂工存活的一位在未庄可有可无的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中国文坛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亦或是他的精神,不管是过往的社会还是现在的,都让我们萌生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所谓阿Q精神,在我看来,不过是自我催眠自我安慰的一个逃避现实的手段.我不知道什么时候阿Q精神是值得歌颂什么时候是值得鄙弃.两者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
你看,就像阿Q被打,也自我催眠,说:终于被儿子给打了!只不过是因为发抗不了,他就给自己灌蜜饯,使自己能够继续悠哉存活.也许鲁迅先生也只是指出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一个通病.在精神上麻痹自己.
我不能不说,这招真的十分有效.在考研路上,一天中总有那么些个时候,阿Q精神就在我脑海中反复出现,我总是想着今天读的够多了,够了够了,却不知自己其实才完成一半或一半内容都没完成,哈哈!就这么聊以自慰.哟!在这样下去我都看得见我面对的结果是什么了. 这样的阿Q精神可不可有啊!
现实中,我想说的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中,我估计阿Q精神还真是随处可见. 生活环境好了,大多数年轻人还真少了那种殊死一搏的勇气了.(当然,肯定的存在有不一样的人,不然我们的社会还怎么运转下去呢?)大家都安居一隅,不愿意打破那个舒适区,固步自封,认为现在的状态就是最好,然后就这么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但是你知道吗,一旦你走出去,你会发现其实世界十分广大,远比你想象要大!(嘿嘿,估计这也不用我说!)从前的从前,面对那些取得成就的人,看到他们所受的苦难,其实我总会想,至于吗把自己弄的伤痕累累最后还可能吃力不讨好.那我情愿就这样安稳过一辈子.直到有一次,因为受到鄙夷,说像我这样水平估计连英语四级都过不了还怎么样怎么样的,伤害到我的自尊心,让我十分不高兴,于是我就奋起一读,逼自己、就是那种很强的信念,你知道的,这可跟阿Q不一样的一种信念:你总是认为你做的还不够!于是起早贪黑我也忍了,我就是天天泡在读书馆,(要知道我英语在初高中那可是唯一一次在结业考试中勉强过线),我就想着我一定要过给你们看看!最后结果是肯定的,不然我也不会在这边长篇大论,希望我这次考验也是.
我总要表达的是信念真的很厉害!但若换成阿Q精神,那估计可就要惶惶终日了!
但是偶尔,当你压力山大时,阿Q可能就是你的良药了,适当逃避一下又有何不可呢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