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自证陷阱

电影《让子弹飞》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小六子是张牧之的义子,性格耿直单纯。

在凉粉店事件中,他被黄四郎的手下胡万设计陷害。

胡万勾结凉粉点老板,诬陷小六子吃了两碗凉粉,却只付了一碗粉的钱。

然后胡万以“讲公平”为名,用激将法逼迫小六子自证清白:“你不是仗义吗?有本事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

被逼入逻辑死角的小六子,最终剖腹取粉,以死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凉粉”。

这是胡万的诡辩:“你没法证明自己没吃第二碗=你吃了”(类似“你如何证明自己没犯罪?”)

这就是典型的自证陷阱,利用道德绑架和程序正义的外衣,逼迫弱势者陷入无法自辩的绝境。

1

不自我归因

在生活中被误解、被质疑是人生常态。

而当你回应的那一刻,就陷入了自证陷阱,与其自证,不如转身。

在被别人质疑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反思自己。

“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

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经常听到的一句教诲。

但是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反思,陷入自我纠结的人,反而过的最痛苦。

越是善良敏感的人,越容易自责。

在痛苦里太过纠缠,最终折磨的还是自己,只有停止自我攻击,才能将自己从他人的质疑沼泽中摆脱出来。

我们要拜托自我归因的想法:

首先把“为什么我总是.....”这种想法替换为“这件事涉及哪些因素。”

然后记录反思一下每次自我归因的最终实际结果,百分之九十的案例会证明过度自省毫无意义。

最后就是对于那些持续要求你自我归因的环境,保持安全距离。

最深刻的觉醒在于意识到:就连"不要自我归因"这个建议本身,也不该成为新的思想枷锁。真正的自由是拥有"归因或不归因"的自主选择权,就像老练的水手既懂得观察风向,也明白有些风浪本就无需解释。

这种认知解放带来的是巨大的轻盈感——当我们停止把世界的重量都扛在肩上时,才能发现原来大地本身就在承托一切。

2

不和不同层次的人争执

就像电影中的小六子那样,仅仅只是为了证明就只吃了一碗粉,就毅然剖开自己的肚子,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清白,到头来因一碗粉丢掉了性命。

电视剧《天道》中也有这么一个情节,丁元英在早餐摊点完餐后先付了钱,吃完离开时,摊主忘记他已付过钱,要求他再付一次。

丁元英稍作迟疑,二话不说又付了一次钱,全程没有争执或解释。

这一幕被芮小丹目睹,成为她对这个“怪人”产生好奇的起点。

同样是被人误解,但是丁元英却和小六子的选择完全不同。

丁元英的沉默并非懦弱,而是对“无意义消耗”的彻底回避。在他眼中,与摊主争论的时间成本和情绪消耗远高于早餐钱的价值。

他的行为暗合道家“上善若水”的智慧——在认知维度上完全碾压对方时,根本不屑进入对方的游戏规则。

强者不在于赢得每一场争斗,而在于有资格选择不斗。

卡耐基说过:

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辩论的最大胜利,那就是像避开毒蛇和地震一样,尽量去避免争论。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不是所有的人都站在同一高度。

和不同层次的人争执,不过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争执下去,便会落入对方的圈套,哪怕最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也不过是一场枉然。

无论何时何地,记得你的珍贵,没必要在无谓的人和事上浪费自己的精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