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一直在努力通过教研改变大家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从碎片化知识教学、灌输式教学上升为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走向真实学习,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会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新一轮课堂改革加上最近的六项管理和双减政策,让我一度迷茫课堂上的学科知识到底该处于一种什么地位?讲不讲?讲什么?如何讲?
今天,读了王校长的简书,又读了几篇文章,有了一点点新想法,记录下来。学科知识永远都在,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如果课堂没有了知识存在,教学就是无源之水。知识是素养的载体,如何把知识转化为素养,关键看课堂上我们设计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渠道和途径,学习活动是知识加工、消化、吸收、内化、转化、升华的关键。反复记忆、重复讲解、大量训练的学习活动,知识就变成死知识;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活动自然形成学习能力,知识就活了,变成素养。课堂活动要实现三个层次: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迁移创新类,实现三级跳才能学以致用,迁移为能力和素养,才能形成大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有意义且能应用的知识是有组织的,是综合的。课堂上教师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学科知识融入综合性、实践性、层次性的学习活动,才能升华为学科素养。
两个例子来说明:
英语写作课:My Special....这是一篇写人物的作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三个活动我们思考一下。
(一)教学设计一
1.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我们要把题目补充完整,举例说明可以写“我的老师”“我的妈妈”等。
2.想象一个她special的故事写下来,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要突出重点写。举例说明。
3.教师告诉学生结构最好是三段式并列举重点句型和词组。
4.学生按老师要求写作文。
(二)教学设计二
1.教师提问学生: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请大家想一想写谁,把题目补充完整。
2.这篇文章要突出special,怎么表达special?外貌、故事?如写“妈妈”,可以写的事情很多,要重点写一件事,表现出special。
3.师生一起归纳可能用到的篇章结构、句型和词组。
4.学生按提示写作文。
(三)教学设计三
1.教师提问: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根据提示语,你打算写谁?写些什么?
2.如写“妈妈”,你打算怎么写?你打算如何体现妈妈的special?你会写哪些事?重点写什么?
3.学生讨论探讨题目要求并归纳文章的篇章结构、可能用到的句型和词组。
4.学生分享交流并总结得高分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5.学生自由写作。
第一种设计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这篇文章写什么、怎么写。教学短平快,停留在告诉的层面。学生被动接受,思维没有发展,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写作方法。第二种设计是教师围绕写作要求,引导学生审题、选材并耐心指导。主要是讲解,有指导层面的教学。教师讲解有明确指向,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三种设计,教师没有具体说写什么、怎么写,通过提示、启发、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怎样写。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思维是有发展的,教学是引导层面的。学生不仅知道写什么,还知道怎么写,学生真正感悟到审题和写作的要点。
数学平方差公式教学:课堂教学我们应该教还是引?是告知还是探究?学生是教会的还是学会的?我们角色到底应该是什么?
(一)教学设计一
1.教师板书平方差公式,告诉学生它代表的意义。
2.教师举例解释说明。
3.教师列举几道练习题,学生练习,教师提问评讲。
4.教师总结易错点和关键点,提醒学生注意。
5.作业
(二)教学设计二
1.教师列举算式,例如7×7=?6×8=?14×14=?13×15=?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观察各组的计算特点。
2.学生根据上一步的发现,快速说出25×25=625,24×26=?的答案,并口述自己的理由。
3.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小组内探讨互相出题,并计算验证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
4.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发现,并用公式表示,n²=(n+1)(n-1)+1,教师提示并补充n²-1=(n+1)(n-1)
5.教师出题,学生证明,验证自己的发现。
第一个教学设计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二个教学设计是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发现、推理、归纳、验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效果。
我想:上课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把握,上课的过程蕴含着教师课堂教学的复杂技能,上课的过程彰显着教师教育实践的个性化智慧。教学行为反应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这就源于我们备课时如何预设我们的教学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还是要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活动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研读文本、了解学情,灵活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目标是少教多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知识传授到知识建构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