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什么呢?对,才阅读了诗人徐迟的经典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该作品成形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
一万多字的文学报告中,徐迟用饱含深情地文字描述了老一辈大数学家陈景润先生的先进事迹。用诗词一般的语言讴歌了他穷其一生钻研数学难题,奋不顾身勇攀科学的高峰,摘得数学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广为人们所称道。激励了那个时代无数有志青年百舸争流千帆竞。
陈先生自幼酷爱数学,拥有着惊人的天赋,且一门心思扎入数学的海洋,凭借一己之力将新中国在纯数学领域的建设推向世界一流水平,做出了惊人的成就,其陈氏定理得到了全世界公认,誉满天下。(经历有些像横空出世的中国科幻小说刘慈欣的《三体》)尽管研究颇为冷门,不妨碍其伟大的奉献精神广为传播,直至今日永不过时。
陈先生的年少经历着墨不多,短短的文字叙述说明其家庭生活并不幸福。但文中用很大篇幅描绘了成年后陈景润在新时代中的成长与生活。他的才华得到数位科学界名流的赏识,尤其是厦门大学校长和大数学家华罗庚,并得到了破格的待遇和选派,充分印证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陈先生一生不谙世事,甚至不会照顾自己的个人生活,其人生历程仅为63年。反映到时下,一个人在某方面的能力极为突出,而另一方面却是十分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