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踮脚站立的人站不久,跨越行走的人走不远,自我炫耀的人没有光环,自以为是的人不显精明,自夸功绩的人没有功劳,妄自尊大的人不被敬重。从道的角度来讲,这些可以说是多余的食物或冗赘的行为。人们厌恶这些行为,所以有道行的人不这样做。
……
从字面上来讲,这一章比较好理解。
从现实中也比较好理解。
人们普遍不喜欢自吹自擂,狂妄自大,邀功请赏的人。
但是!
有话说,但是前面的话都没有意义。
但是!
事情没有绝对的。
自我炫耀、邀功请赏的人很多时候可以得到利益。所以很多人就认为,虽然这些行为让人反感,但是,如果无耻可以得到利益,那么也不妨无耻一下吧!
这样看来老子的学说,在这里又错了一回。
首先说老子即便是圣人,也不是神人。他的道家学说难免有局限和错漏。而且,我们也不应该迷信几千年年前的某一个学派的理论可以完全适用于现在,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即便就是在当时,也未必能够十分精准的有用。
所有的理论和观念,都存在一个适用的范围。
比方说这一章节的观念,只适用于比较高层次的竞争。这一点之前那就有预示,“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不争而争的策略,只适用于高层次。层次越低越不实用。因为层次越低的人蒸的东西越小。而“道”总是放眼于大的方向。
比如原来我们单位有三个会计,每年评先进的时候,两个会计总是你争我抢,领导呢也是搞平衡,今年给他,明年给他。另外一个,根本从来不争这个,后来人家考了一个注册会计师证书。再后来被提拔为财务总监。
层次不同!
如果想争个虚名的话,或者说是年度奖金加一点的话那,一定要邀功请赏。但人家蒸的不是这个,所以这么做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