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看标题,这一回里涉及了两个故事人物宝玉和刘姥姥,宝玉是男一号,天天泡在女眷堆里,我们都熟悉,可是刘姥姥只不过是一个来抱贾家大腿,顺道薅点羊毛回去的乡下老太太,为什么这一章回里作者会把他俩写到一起呢?
读下来发现,原来是两个八杆子都打不着,好像这一辈子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的人,偏偏都在这一回里经历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而他们的言行举止和遭遇,也把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宝玉的第一次是男欢女爱,和贴身丫头袭人偷试云雨之事,那是第五回里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未能参透警幻仙姑警醒的结果,也完成了宝玉从男孩到男人的初次性体验。
而刘姥姥的第一次,是进入荣国府,第一次亲眼目睹有钱人的奢靡华贵。
作者又一次采用了电影镜头切换的蒙太奇手法,还配上了非常口语化的旁白画外音:“荣府人口虽不多,却也有三四百丁,事虽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大事小情,里里外外,我还发愁怎么个写法,要从哪开始说起呢,偏巧镜头切换到有这么个人,正要往荣府来呢,得,那就从这户人家开始聊吧”。
镜头拉近、放大,是狗儿的栖身之所,此狗非狗,是一个因为家业萧条正为无钱过冬烦愁的农户,家有一儿一女,与老婆和丈母娘刘姥姥一起生活。
眼见日子过得艰难,姑娘姑爷又没啥能耐,刘姥姥急中生智,想到狗儿家也和王夫人家之前有些旧往,不如刷了老脸去蹭点好处。为了避免尴尬,刘姥姥还带上了小外孙板儿同去。
来到荣府大门石狮子前,车水马龙让姥姥心生怯意。“不敢过去”,“掸掸衣服”,“蹭到角门”,低姿态给门口下人请安、陪笑脸、说软话,作者用了几处细节描写来表现姥姥的局促不安和极力讨好。而狗仗人势的门口下人却是“上下打量”,“不予理睬”,还故意戏弄刘姥姥,好在有个岁数大的不忍心给指了正确的方向。
姥姥先见了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寒暄之后,周瑞家的答应带刘姥姥寻空儿拜见一下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凤姐。
就在老太太等着见人的空档儿,作者轻描淡写地交代了凤姐的心腹平儿姑娘,和凤姐的女儿两个人物出来。孩子在睡觉,一笔带过,而平儿也不过给了几句外貌描写,倒是把笔墨全都集中到了刘姥姥的所见所闻所感:
屋子是香的,物件是闪光耀眼的,平儿是遍身绫罗插金带银的,进进出出伺候的人是极多的,还有个咯当咯当的匣子发出金钟铜磬的声响。
小时候看87版电视剧《红楼梦》,对这场桥段印象非常深刻,当时还和妹妹笑姥姥的没见过世面,怎么会不认得那是西洋挂钟,现在读到这里,竟然感到莫名的亲切。
刘姥姥终于见到凤姐了。
一边是炕下年长的姥姥给请安拜了又拜,一边是炕上雍容华贵年纪轻轻的凤姐八面玲珑:家里家外各种繁杂琐事安排妥当,大户人家的礼节礼数考虑周全,会着客还处理着贾蓉的突然借屏来访。
说实话,这大户人家的管家看着风光,可是累人累心不好当。
精明能干的凤姐,明知道姥姥就是打秋风来的,却也不挑破,最后给了二十两银子再加额外一吊钱,要刘姥姥千恩万谢,完美达成出访目标,也把凤姐对她的好烙在了心头上,为后面的故事发展埋下一颗知恩图报的种子。
整个第六回,语言活泼,特别是底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似乎都很简单,也非常容易解决和满足。而且这种田间地头上滋养出来的智慧,很多时候话糙理不糙,却表现出来了劳动人民的真实和洒脱。
恰巧,这几天有听蒋勋老师的解读红楼,在讲到刘姥姥这个人物塑造的时候,蒋勋先生就谈说这是曹公文学创作的一个亮点,把刘姥姥作为一个轻松和谐、搞笑担当的丑角出现,以她的穷酸落魄来突出贾家的荣华富贵,以她的微不足道来彰显荣府的大气显赫,而事实是,刘姥姥卑微但是坦诚的生命,是对那些被富贵裹挟而失去活力的生命的救赎。
期待后面刘姥姥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