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记流年,寻找自己内心的缓冲地带!赵晓梦随笔集《缓冲地带》分享会在成都举行
发布时间:2024-11-16 阅读时长:8分钟
惜春因叹华光短,方以文字记流年。继2023年5月,推出全新诗集《十年灯》之后,赵晓梦再次交出了一部全新作品——随笔集《缓冲地带》,2024年10月,由中国书籍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赵晓梦暌违 20多年,继《最后一个问题》之后,又一次从诗人转身,闯进散文写作领域。赵晓梦之记,不仅所录读书、写作,而且所言经历、鉴赏,内容涵盖甚广,文笔触及甚阔。这些左冲右突“只讲真话”的文字,只为寻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缓冲地带,以此抵抗如流水一般的时间。
11月15日,“向内的非虚构与时间的隐秘地——赵晓梦随笔集《缓冲地带》分享会”在成都举行。赵晓梦与现场读者分享了新书创作的背后故事,并与诗人、小说家、编剧凸凹,散文家李银昭围绕“什么是散文”“什么是好散文”等话题展开对谈。本次新书分享会由成都市龙泉驿区政协文史委、龙泉驿区文联主办,龙泉驿区政协书画院、龙泉驿区作家协会、天机云锦书城承办,龙泉驿区图书馆、四川分忧律师事务所协办。
54_副本.jpg
提到赵晓梦,很多人脑海里会闪出一个关键词“诗人”。的确,这些年来,赵晓梦不仅先后出版了《接骨木》《钓鱼城》《十年灯》等多部诗集,而且还斩获包括中国长诗奖、十月诗歌奖、《北京文学》奖、长征文艺奖、四川文学奖等数十种文学奖项。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赵晓梦的写作是以小说出道,同时,散文领域亦是建树颇丰,像《把门打开》《最后一个问题》等集子也是好评如潮。
不管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赵晓梦的文字都如他个人性格一样,那就是“真”。他的文学的“真”不仅包含着一般性哲学、科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真”知识,而且更加鲜明突显出艺术创作中的诸多具有深切生命体验和深刻人生感悟的真实。其最新随笔集《缓冲地带》也是如此。
“苔藓复制苔藓/在白日不到的缓冲地带青春自来/让山林和沼泽如你所愿。”一次山间漫步,赵晓梦被苔藓绵密而旺盛的生命力深深触动,于是写下了这样充满哲思的诗句,对于自然之美的颂歌是赵晓梦内心深处创作力量的深情流露。当然,这也是书名“缓冲地带”的最初来源。
426_副本.jpg
《缓冲地带》是赵晓梦的第10部作品集。全书共5章,收录了《还有光》《在路上》《生活家》《创作谈》《答问录》等44篇文章,总计26万字。赵晓梦在写景状物、行吟拾遗、创作答问中,以诗情洞察人性幽微,以文字烛照长路,表达对复杂世界不动声色的观照与反思。这些穿林打叶的文字,犹如一束束光的投影,既有对日常生活最直白的豁达呈现,也有对自我身体和灵魂的深沉叩问;既有人在路上的风花雪月,也有人在江湖的风骨秉性;既有人文地理风物的田野考察,也有现实宽大背影的诗性扩展;既有谈古论今的冲动,也有细枝末节的琐碎。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部散文经典作品,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爱、关于成长的哲学思考。
32_副本.jpg
作为人生一个重要主题,成长实际上贯穿一生,也是文学作品的常见主题。在《缓冲地带》分享会活动现场,赵晓梦谈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成长之路。原来,来自重庆合川龙洞乡镜湾村的赵晓梦,在少年时代便以文学扬名,后来还作为重庆市第一个因文学“特长”而免试特招进了国家重点高校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我从小受民间口头文学的熏陶,什么安世敏传奇、灶精石(照镜石)的传说……爷爷给我讲了十余年,而邻居一个爱看《山海经》的表爷讲给他儿子、我的同年表叔听后,他又在我帮忙打猪草、捡柴的‘贿赂’下倒卖给了我听。听多了故事我便自己编故事,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到外婆家三个小时的山路,我边走边编土匪的故事,走拢后外婆和舅舅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那年我才7岁,居然敢一个人走20余里山路。更多的时候,我在放牛时躺在山坡上看着蓝天发呆,想着自己是一个会飞檐走壁、武功盖世的英雄好汉(那时看了《少特》《自古英雄出少年》等电影电视)。”这些都是赵晓梦最初的创作萌芽,直到他在乡初中念初二那年,碰到一个叫符正策的语文老师,才彻底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使其走上写字为生的这条路。符正策老师“在班上发布的第一条‘政令’改变了我的一生:谁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拿了稿费,班上再奖他一倍稿费。这极大地刺激了我的写作欲望。虽然仅仅是把自己之前听到的民间故事改编后投到县报《合川报》,但当我某一天惊喜地看到自己的名字和文章真的变成铅字后,那份喜悦之情无疑跟今天买彩票中了500万元一样令人寝食难安。当我拿着县报寄来的5角钱稿费找到符老师时,他真的又奖给了我5角钱。从那以后,我开始写文章、办文学社、出油印报,经常是通宵达旦。”1989年,赵晓梦被特招进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进入传媒行业工作,成为一名新闻人。2012年,因为一次在北京大学的半年脱产学习,使他的写作热情复燃。今天,他依然步履不停,笔耕不辍。
微信图片_20241116001943_副本.jpg
谈及新作《缓冲地带》,赵晓梦用了5个字词表达其文本内核——以文记流年。在这里,“文”指的是散文,包括20余年来的读书、生活、游历、鉴赏,以及自己的立场,自己的领悟。赵晓梦希望用一个诗人最饱满的情怀和一个作家最纯粹的初心回应时代。所以,“我开始留意跑过的草丛、树木、花朵、飞鸟、晨昏、窗棂、竹林、桥洞,以及被雨水打落地上的花瓣、蚂蚁和光线。它们都在路边停下来,等我先过去。它们的谦卑,它们的倔强,它们周而复始的惶恐与不安,回应着空旷的脚步,迫使我无法忽视这些路边司空见惯的生命。”
05_副本.jpg
说到散文,那到底什么才是散文?在活动现场,凸凹抛出了这个看似耳熟能详却又语焉不详的话题。事实上,关于散文概念的界定,文学界始终有着不同的声音。而梳理史料后可以发现,“散文”一词在南宋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中便有记载,恰与“诗骚”相对,指的是没有押韵的文字,即为魏晋六朝时所提出的“无韵之笔”。
41_副本.jpg
在多项散文大奖荣誉加身的李银昭看来,最好的小说家,一定是最好的散文家。散文的创作有四个向度,即思想的向度、文体的向度、知识的向度、激情的向度。“一篇好的散文除了表达的思想健康向上外,还要透过事物现象挖掘其内在本质,思考对人生、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如此才能引起人们共鸣。”李银昭表示,赵晓梦的散文,不仅是对生活的记录与描述,更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索和追求。其平实而富有诗意的语言之美,让我们在阅读中引发埋藏于心底深处的共鸣与感动。
“当我们穿越了神秘幽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的鲁朗林海,以及被称为‘地球上最高的绿色秘境’珞巴族民俗村——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东段的南伊沟时,我终于明白林芝为什么叫‘西藏江南’——那些扑面而来的野花、牛羊、森林、木屋、溪水、阳光、白云、远山和珞巴人迎客的舞蹈,让你置身画中仙境,让你忘掉世俗烦恼。那时候,你只想做一只飞翔的小鸟,或者一头摇尾吃草的牛,成为别人吹奏的悠扬牧歌。”李银昭还以《在西藏的天空下》一文为例谈到了散文的激情向度。“在这里,赵晓梦文字里的激情和信息量不断向我扑来。”李银昭强调,激情的向度也是唤起我们写作力的激情,“必须贯彻始终”。他认为,好的散文,首要的便是作者把自己打开。
53_副本.jpg
“何谓散文?有一种广义的说法为,文学式样中,散落在小说、诗歌地盘之外的所有文字,皆为散文。关于散文的界定、定义,各有各的阐论,我想说的是,即便是从广义的判定出发,散文也是不应与小说搭界的,换言之,不该与虚构艺术挂钩。”凸凹认为,写散文需要作者诚实、坦荡,字字有来源,句句有依凭。散文之真,在于内容真实、态度真诚、感情真挚。真实是散文的生命。“熟悉赵晓梦的人都知道,他开朗、率真、坦诚得就像一个永远处于逐梦路上的阳光少年,对一个问题的争论,他的声口可以大到你耳鸣,仿佛不这样你就听不清他的一语中的、一剑封喉的观点。读他的《缓冲地带》,你会发现,‘文如其人’,恰似对他的量身定做。他不仅敢写自己辉煌的样子,还敢打开自己青涩的样子。在《我曾经是个文学青年》中论述了‘文学青年’的发轫、走向并诸多情势后,他居然还敢赤裸裸地说:‘我曾经是个文学青年, 今后仍将是个文学青年。’他真是一个敢将自己成长中的幼稚、糗事、扶携之手等和盘托出,用自己的虚怀和坦荡托底。”凸凹评论道,赵晓梦的《缓冲地带》是在深度祛魅过程中,向读者充分展呈了一位成熟中年作家不俗的眼界、扎实的功力、深镌的思想和天高地远、云淡风轻的自信。
22_副本.jpg
在赵晓梦看来,每一种文体都有它的特征,散文的特征就在于一个“散”字,“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典型特质。“散文是自由的表达,包括自由灵魂的表达,自由的书写。不管怎样,散文的文字中要有自己,要有一些独特的东西,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赵晓梦直言,“散文作家祝勇的新散文,我认为是最好的散文。它饱含了历史与文化的厚度,文字淡雅,情感饱满,思考深刻,给人思考和启发,给人带来阅读的快感。”
“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是我写诗歌、写生活、写思考的一个缓冲地带。”在解读书名“缓冲地带”的内涵时,赵晓梦动情地说,“在竞争与压力倍增的当下,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在寻找一个缓冲地带。文字的书写,行走的状态,都可能寻找这个缓冲地带,让我们思考如何用温暖而有力的方式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